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教化到认同--明清安庆方志中的历史书写/国家社科基金丛书

从教化到认同--明清安庆方志中的历史书写/国家社科基金丛书

  • 字数: 214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周毅|责编:汪逸
  • 商品条码: 97870102384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5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对目前方志研究中“ 历史书写”的研究范式进行 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并以之 对明清安庆地区方志展开整 体研究,进一步拓展完善了 “方志书写”的具体研究方法 。具体而言,就是将明清安 庆方志视为理学教化笼罩下 被书写、建构形成的文本, 突破以往相关研究只是局限 于方志中“列女”书写的角度 ,将“孝友”“忠义”“忠节”“理 学”“隐逸”等方志中重要门 类的人物传记均纳入考察, 较为全面地梳理了明清理学 教化渗入方志书写的具体路 径、机制和限度,从整体上 全面考察了理学教化与方志 书写的互动关系。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 讨了明清方志书写中国家意 志和地方意识的博弈互动, 尤其是清初,作为少数民族 入主中原的清政权如何在方 志书写中以理学教化为工具 ,逐步掌控地方历史书写的 话语权,获得地方文化认同 和政治认同,进而不断强化 国家认同的过程。而清初统 治者利用理学教化获得以安 庆为代表的汉族文化地区的 认同,同时其实也是接受和 认同中华主体文化的过程。
目录
序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理学教化与方志书写 二、其他角度研究方志书写 三、方志研究中的“历史书写”研究范式 四、简要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选择安庆地区方志的说明 二、基本内容与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明清安庆地区方志编纂概况 第一节 明以前安庆地区方志编纂考略 第二节 明代安庆地区方志编纂概况 一、天顺《直隶安庆郡志》 二、正德《安庆府志》 三、嘉靖《安庆府志》 第三节 清代安庆地区方志编纂概况 一、清初四部《安庆府志》 二、康熙六十年《安庆府志》 三、清代安庆各县方志 第四节 明清安庆方志的编纂特点 第二章 理学教化与方志人物书写的模式化——以“列女”“孝友”为例 第一节 清代安庆方志中女性书写的模式化 一、清代安庆方志中女性书写的基本模式 二、清代安庆方志中的女性身份及言论书写模式 三、清代安庆方志中女性书写模式的变化 第二节 明清安庆方志中“孝”的历史书写 一、明清安庆方志中的“割肉疗亲”记载 二、明清安庆方志中“割肉疗亲”模式的变化 三、明清安庆方志中“孝”的其他书写模式 结语 第三章 理学教化与方志中的“忠”之书写 第一节 从“忠义”到“忠节”——以余阙书写为例 一、明代安庆方志书写中的“忠义”余阙 二、清代安庆方志中的变化 三、变化之原因分析 第二节 清代安庆方志中的“忠节”书写 一、清代安庆方志中“忠节”书写的主要特点 二、清代安庆方志关于抗清殉节者“忠节”书写的演变 三、抗清殉节者“忠节”书写变化原因的分析 结语 第四章 理学教化与方志中的“学术文化”书写 第一节 清代安庆方志中的“理学传”与“理学”书写 一、清代安庆方志“理学传”编纂概况及特点 二、清代安庆方志“理学”书写的变化 三、“理学”书写变化之原因分析 第二节 明清安庆方志中的“隐逸”书写 一、明清安庆方志中的“隐逸”书写概况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