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不被犯罪化的权利(刑法规制的界限)(精)

不被犯罪化的权利(刑法规制的界限)(精)

  • 字数: 332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英)丹尼斯·J.贝克|责编:易卉|译者:王晓晓
  • 商品条码: 978752280544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1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当前英美法系国家存在的过度犯罪化 、不公正犯罪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系统比较和 分析了广为学界采纳的限制犯罪化的基本原则—— 危害原则,以及乔尔·范伯格提出的冒犯原则,阐 明了“不被犯罪化的权利”的法律基础,以及国家 能够否定、剥夺行为人此项权利的标准,在英美法 系国家产生了较大影响力,引起了法哲学、刑法学 、宪法学、社会学和犯罪学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和 探讨,推动了英美法系国家犯罪化理论研究的深化 。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无准则的犯罪化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无准则的犯罪化 第二节 不被犯罪化的权利 第三节 个别化定罪量刑的惩罚基础 第四节 有准则的犯罪化 第五节 本书结构 第二章 认真对待作为犯罪化限制的危害 第一节 危害与不法行为 第二节 乔尔·范伯格的客观不法危害 第三节 对于动物的无理对待 第四节 客观危害与抽象危害 第五节 危害原则的宪法化 第六节 刑事拘留的规范依据:有责的危害 第七节 区分刑法与私法中的危害:责任与整体视角下的执行 第八节 宪法化权利的道德限度 第九节 作为宪法要求的危害 第十节 法院能否认定客观危害? 第十一节 划定界限 第三章 遥远危害的界限与危险的犯罪化 第一节 因他人行为导致的刑事责任 第二节 遥远危害的实证证据 第三节 总体危害的公平归咎 第四节 枪支持有的犯罪化依据:危险 第四章 危害原则与公正犯罪化的康德标准 第一节 公正犯罪化的康德标准 第二节 康德绝对命令公式之人性作为目的本身 第三节 丹-科恩和里浦斯坦对危害原则的批判 第四节 对动物的危害和不法行为 第五节 里浦斯坦的自主原则 第五章 刑事危害行为的辩护理由——同意的道德界限 第一节 客观性与被害人同意 第二节 危害与同意:疑难反例 第三节 R.v.Konzani案被害人同意的客观性与限度 第四节 客观性与肆意对待人类 第五节 其他传统观点 第六章 传统不法行为犯罪化的道德立场 第一节 乔尔·范伯格冒犯原则之空洞性 第二节 乔尔·范伯格的调解原则与批判的道德 第三节 犯罪化、习俗与合法性 第四节 危害和冒犯的批判道德解释之贫乏 第五节 视传统习俗而定的危害 第六节 冒犯他人的传统恶劣性 第七节 有准则的犯罪化与视传统而定的犯罪 第八节 结论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犯罪化决定的微调:容忍与多元主义 第二节 建议 参考文献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