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本根之问(鲁迅的自然观与伦理学1898-1927)

本根之问(鲁迅的自然观与伦理学1898-1927)

  • 字数: 58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孙尧天|责编:慈明亮
  • 商品条码: 97875203913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35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鲁迅早年深受进化论影 响,这种背景深刻改变了他 的自然观念,也奠定了他以 “立人”为中心的伦理改革思 路。在清末民初的历史语境 中,鲁迅面临着“家国天下” 伦理秩序解体与重构的难题 。本书以《天演论》引发的 “天人之变”作为总体视野, 通过构建相关语境与知识脉 络,深入讨论鲁迅有关“人 国”的设想、科学主义潮流 中围绕道德与信仰的思考、 历史意识的变迁、诗学与政 治的改革思路、家庭改革的 生物学原理、20年代对进化 论的反思等主题。 鲁迅将进化论融入思想 背景,并根据时代与主体需 要进行了改造。这种选择、 接受和批判既是鲁迅文学与 思想形成的过程,也是中国 现代文明在曲折中不断展开 的过程。
作者简介
孙尧天,1990年出生,江苏丰县人。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博雅学院(2009-2013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2013-201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指导教师为吴晓东教授。2018年9月,入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担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讲师,开设《鲁迅精读》等课程,同时兼职《现代中文学刊》责任编辑,2019年入选上海市“晨光计划”。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新世界及其原理 一 在新的世界之中 二 天变 三 作为主体的人 第二节 伦理危机与变革 一 危机降临中国 二 自强的可能 三 “伦理”与“伦理学” 四 现代中国的“本根”之问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一 科学主义与“作为精神和伦理问题的科学” 二 进化论与伦理学问题 三 “立人”话题的历史批判 第四节 本书结构与章节述要 第一章 现代世界与鲁迅的原点 第一节 “幻灯片事件” 第二节 强权秩序的形成 第三节 鲁迅的耻辱与托尔斯泰的态度 一 在仙台的经验 二 “末世”:托尔斯泰的非暴力主义 第四节 想象一种新秩序 一 鲁迅与人道主义 二 哪一种强者? 三 “强国”与“人国” 第二章 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第一节 “人”的诞生 一 分裂的景象 二 《天演论》开启的思想空间 三 “博物学”问题与“人治”的崛起 第二节 《人之历史》及其中的伦理学困境 一 “一元研究”的宗旨 二 海克尔的《宇宙之谜》与泡尔生的抗议 三 日本语境与鲁迅的选择 第三节 科学主义潮流中的知识、道德与信仰问题 一 科学主义的逻辑与认识论问题 二 《科学史教篇》中的二元叙事 三 “迷信可存”:丁达尔的人性论与科学的“本柢” 第三章 历史意识的变迁 第一节 “停滞”的历史与“偏至”的发生 一 停滞论的起源与接受史 二 19世纪历史及其偏至 三 “时”的意识:鲁迅的历史主义 第二节 何为“复古” 一 “退化论”的形成 二 进化的感伤底色与出路 三 还原上古史 四 “古之精神光耀” 第三节 “文、野之辨” 一 追寻文明的“新力”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