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1840—1966)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1840—1966)

  • 字数: 362
  • 出版社: 九州
  • 作者: 谢玮//邱菊芯|责编:陈春玲
  • 商品条码: 978752251031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4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西北早期工业化的萌芽与发展、功能与作用, 既反映了外来文化的碰撞与博弈,交流与融会,也 折射出近代西北民生设计的演进与变化。本文围绕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即社会时局、 舆情民俗、制作特征等近现代中国设计发展成因中 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晚清至新中国初期西北 地区民生设计的现象研究,还原民生设计销售方式 、产业形态和设计创意,揭示晚清至新中国初期西 北地区民生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 。探究该地区民生状态、产业条件对近现代中国早 期工业化的影响和孵化、促进、提升的具体作用, 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 发展中对消费主体选择的变迁,并切实关注消费主 体的成本考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西北地区民 生设计产销业态的社会价值是逐渐接受文明生活方 式与先进生产方式,正是与传统设计产销业态在本 质上的差异,才造成新旧两种产业在西北早期工业 化进程中围绕着设计意识、生产方式、销售途径, 形成冲突、突破、拓展,继而逐步实现社会的文明 与进步。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生活与 生产业态营造的社会氛围和文化语境,其有别于传 统手工业发展的环境,本文正是在此条件下考量西 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的产业链,阐释与设计行为有 关事物的血脉基因,还原西北地区民生生活与设计 成长过程。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的理论梳理 第三节 工业化概念的运用限度与立论前提的确认 第四节 几点必要的说明 第一章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 第一节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雏形 第二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萌芽走向——设计形式的不断碰撞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中工业化萌芽的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1861—1894年) 第一节 洋务运动与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多元汇集 第二节 洋务运动促进西北民生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变革与工业化的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1901—1911年)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综合与突破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适应性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前期(1912—1937年)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延续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延续 第三节 抗战之前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国后期(1937—1949年)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繁荣与引领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程度的大发展 第三节 民国后期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1966年)西北地区 工业化与民生设计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深化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程度的黄金时期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本章小结  结论 第一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是中国现代设计的起源之一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三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变革发展的关系与对民生设计性质、 功能的认识 第四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的深层原因 第五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附 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