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自然遗产保护的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研究

中国自然遗产保护的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研究

  • 字数: 341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罗金华
  • 商品条码: 978730133681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0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美丽中国建设为目标,自然保护地为载体,遵循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自然保护地和国家公园四者构成的逻辑关系,在回顾中国传统自然保护理念、梳理中外自然保护和国家公园发展脉络、国家公园试点的基础上,就构建中国自然遗产保护的国家公园管理模式进行探讨。本研究涵盖生态文明、人地关系、生态学、博弈论、可持续发展等理论,涉及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生态管理、生态旅游开发等多方面内容,兼具哲学、政治、法律、管理、旅游等多学科的学术价值。针对中国国家公园“怎样建”、“谁来管”等关键问题,本书从利益相关者协调入手,探讨建立符合生态系统自然演替规律、提供高质量生态产品服务的国家公园体制和运行机制,力图寻找构建自然保护地体制机制、协调自然保护与利用矛盾、平衡自然遗产多元主体利益、科学技术支撑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够为自然保护地体系及其国家公园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提供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简介
罗金华 ---------------------------- 罗金华 人文地理学博士,教授,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任职于福建三明学院,先后荣获三明市优秀教师、三明学院卓越教师等荣誉称号。主要致力于自然保护与国家公园、旅游资源管理与规划开发研究和旅游教育教学。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福建省本科高校重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厅(市)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省级、厅(市)级项目15项,主持并完成市域旅游发展规划近20项。出版专著1部、编著2部,参编教材1部,在《管理世界》、《人民日报》(理论版)、《社会科学家》、《林业经济问题》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荣获三明市优秀社科研究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1 第一节中国当代自然遗产保护事业发展 / 第二节国家公园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 第三节自然遗产保护与研究的课题 / 第四节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特色 / 第二章自然遗产保护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21 第一节中国传统自然遗产保护的理念 / 第二节西方自然遗产保育文化思想及其演变 / 第三节近代自然遗产保护实践 / 第四节国家公园的自然遗产保护角色与趋势 / 第三章全球代表性国家公园管理模式 / 77 第一节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模式 / 第二节日本国家公园管理模式 / 第三节法国国家公园管理模式 / 第四章中国现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模式与挑战 / 121 第一节自然资源权属管理 / 第二节立法与执法管理 / 第三节资源保护与利用管理方式 / 第四节资金保障方式 / 第五节案例管理实践分析 / 第六节现行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 / 第五章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进展与成效 / 165 第一节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的自然保护实践 / 第二节国家公园试点目标与政策举措 / 第三节国家公园试点工作的主要成效 / 第四节试点工作的不足与启示 / 第六章中国自然遗产保护利益相关分析 / 213 第一节研究理论基础 / 第二节自然遗产利益相关方的界定 / 第三节自然遗产利益相关者关系分析 / 第四节自然遗产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 / 第七章中国特色国家公园管理模式构想 / 245 第一节中国国家公园管理模式主体要素 / 第二节生态文明思想为先导的自然保护理念 / 第三节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的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建设 / 第四节科学技术为支撑的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 / 第五节中国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内涵解析 / 第八章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与游憩设计 / 305 第一节价值转换路径: 国家公园生态旅游 / 第二节生态旅游: 制度安排与旅游影响规范 / 第三节游憩设计: 体验功能与个性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