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科技资源信息管理与开放共享
字数: 508
出版社: 科技文献
作者: 张辉//王志强//赵启阳|责编:崔灵菲//胡远航
商品条码: 9787518981274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42
出版年份: 2022
印次: 1
定价:
¥8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作者着眼于我国科技资源管理和服务的重大战略需求,紧紧围绕科技资源的政策体系、技术支撑、平台支撑、服务支撑和市场生态建设等若干关键问题,从科技资源的概念、管理范畴、国内外发展动态、平台建设、绩效管理等方面入手,对新时代条件下的科技资源管理与服务开展了系列理论与应用研究。本书为该项目研究的成果,主要内容包括科技资源管理和服务、管理标准体系、资源标识、智能服务、共享服务法律机制、流通与交易、绩效评估等。
作者简介
张辉,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员、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长期从事科技资源信息管理、大数据、区块链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分布式科技资源体系及服务评价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 王志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高新所副所长,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标准化理论、标准体系、综合标准化、标准一致性测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起草40余项国家标准
目录
绪论新时代科技资源信息管理与开放共享1 第1章科技资源概述4 11科技资源内涵与外延4 12科技资源特征6 13科技资源分类8 131常见的科技资源分类方法8 132我国主要的科技资源分类体系9 133科技资源分类原则10 134科技资源分类体系11 14分布式科技资源模型13 141科技资源模型的理论基础13 142分布式科技资源模型15 143分布式科技资源模型的应用16 参考文献17 第2章科技资源信息管理与共享服务18 21科技资源信息组织与管理18 211科技资源信息的组织18 212科技资源信息的管理21 22科技资源开放共享23 221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内涵及意义23 222国外科技资源信息管理与开放共享现状24 223国内科技资源信息管理与开放共享现状27 23科技资源优化配置33 231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的现状33 232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意义34 233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及配置效率评价34 24科技资源信息管理与服务架构38 241科技资源信息管理与服务38 242科技资源信息管理与服务的系统架构39 参考文献42 第3章科技资源标准体系43 31科技资源标准体系现状43 311科技资源管理标准化的现状44 312科技资源管理标准化的新形势49 313科技资源标准体系构建思路52 32科技资源标准体系框架54 321科技资源主要范围54 322科技资源标准体系构建原则54 323科技资源标准体系框架54 33科技资源标准体系标准编号及明细表60 331科技资源标准体系标准编号60 332科技资源标准体系标准明细表61 参考文献76 第4章科技资源元数据模型与标准78 41科技资源描述78 411科技资源描述数据分析79 412科技资源描述方法的比较80 413基于需求挖掘的科技资源描述82 42科技资源元数据模型85 421科技资源元数据85 422元数据结构与作用86 423科技资源核心元数据模型88 43科技资源元数据标准92 431科技资源元数据标准体系92 432科技资源元数据重要标准93 44科技资源元数据质量与测试98 441科技资源元数据质量概述98 442科技资源元数据质量问题及分析99 443科技资源元数据质量一致性测试的原理100 444科技资源元数据质量一致性测试系统103 参考文献104 第5章科技资源标识方法与技术106 51资源标识概述106 511科技资源标识相关概念106 512科技资源标识符的意义108 513国际研究现状108 514CSTR标识体系与系统的特征110 52中国科技资源标识体系111 521管理体系整体架构111 522管理体系各级机构112 523功能体系112 53科技资源标识方法113 531CSTR标识结构113 532标识系统主要功能117 54科技资源标识技术体系119 541标识系统整体架构119 542标识系统关键技术120 543标识系统数据模型124 参考文献126 第6章科技资源信息智能服务128 61科技资源智能检索128 611大容量高并发动态检索129 612科技资源数据爬取与存储132 613多模态用户输入分析133 62科技资源大数据挖掘137 621科技资源大数据分析挖掘需求137 622科技资源大数据仓储构建方法140 623科技资源大数据分析方法142 624科技资源大数据仓储验证145 625科技资源大数据分析验证147 63科技资源知识图谱151 631科技资源知识图谱需求151 632科技资源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153 633科技资源知识图谱的分析挖掘方法155 634科技资源知识图谱的评估方案156 64科技资源精准推荐服务159 641科技资源精准推荐服务需求159 642基于经典推荐算法的科技资源精准推荐方法161 643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科技资源精准推荐系统166 644科技资源推荐方案评估170 参考文献174 第7章科技资源确权与溯源176 71科技资源权益177 72科技资源确权180 73科技资源溯源184 74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科技资源确权与溯源实现185 741区块链技术186 742科技资源确权与溯源区块链的创建191 743科技资源权益数据192 744科技资源的确权与溯源193 参考文献194 第8章科技资源流通与交易195 81科技资源流通与交易概述195 811科技资源的流转与定价模式195 812科技资源交易的定义203 813科技资源产品的定义204 814科技资源交易市场的定义205 815科技资源交易基本特性205 82科技资源交易方式与类型206 821科技资源交易方式206 822科技资源交易类型206 83科技资源交易定价关键技术207 831基于经济学理论的科技资源交易定价方法207 832基于技术层面的科技资源交易定价方法209 84科技资源交易安全211 841科技资源质量与真实性安全211 842科技资源内容安全212 85科技资源交易应用案例分析212 851官方共享模式: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212 852经纪商模式:美国数据经纪商的科技资源产品交易案例214 853交易所模式: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交易机制与交易模式案例218 854腾讯云区块链:区块链赋能科技资源流通,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 发展221 参考文献225 第9章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绩效评估228 91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绩效评估现状228 911国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绩效评估发展概况228 912国内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绩效评估发展概况230 92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评价影响因素230 921服务数量230 922服务质量231 923服务成效231 93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绩效评估指标体系232 931指标确定原则232 932评价指标的选取233 933评价指标释义233 94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绩效评估方法234 941确定指标因素集和评价集236 942确定指标权重237 943确定评价隶属度238 944计算最终综合评价结果240 95基于国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绩效评估实证研究241 951获取指标数据241 952确立指标因素集和评价集241 953建立模糊互补判断矩阵242 954建立模糊一致性矩阵并计算指标权重243 955确定评价隶属度244 956综合评价结果分析246 参考文献250 第10章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法律法规252 101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中的权利与义务252 1011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中的主体253 1012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中的权利254 1013科技资源管理与服务中的义务261 102我国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现有法律法规体系262 1021我国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法律规范概述262 1022我国科技资源开放与共享相关法律264 103不同类型科技资源的政策法律对比及实践268 1031科技人力资源269 1032科技物力资源271 1033科技信息资源276 104我国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立法研究281 1041针对不同类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配套立法探寻及完善建议281 1042针对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立法思路与框架完善建议285 参考文献288 第11章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生态建设290 111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生态体系要素290 1111微观层次的“链条关系”291 1112中观层次的“协同关系”291 1113宏观层次的“融合关系”292 1114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生态系统的特征分析292 1115科技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293 112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价值理念生态295 1121全面认识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要价值295 1122逐步树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思想观念296 1123有效破除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思想障碍296 1124大力营造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社会氛围297 113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政策法规生态297 1131政策法规的功能作用297 1132我国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政策法规的现状及问题298 1133政策法规的体系建设299 114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生态300 1141构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市场激励机制300 1142构造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价值驱动机制301 1143构造科技资源管理的考核评估机制302 115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组织服务生态304 1151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组织体系304 1152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平台体系306 1153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团队体系308 1154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服务体系308 参考文献310 第12章科技资源信息管理与开放共享应用示范312 121科技资源信息管理与共享服务平台312 1211科技资源信息管理与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意义312 1212科技资源信息管理与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思路313 1213科技资源信息管理与共享服务平台架构313 122“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研发与应用315 1221需求分析315 1222建设目标316 1223设计思路及原则316 1224软件架构设计317 1225关键技术320 123京津冀协同创新区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及应用示范327 1231京津冀协同创新区特色科技资源328 1232京津冀协同创新区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模式329 1233京津冀协同创新区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330 234京津冀协同创新区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成效333 124哈长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及应用示范335 1241哈长城市群特色科技资源335 1242哈长城市群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模式336 1243哈长城市群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336 1244哈长城市群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成效340 参考文献341 图1-1科技资源概念范畴示意6 图1-2科技活动中科技资源的投入与产出示意6 图1-3科技资源四要素模型14 图1-4分布式科技资源模型15 图2-1区域典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31 图2-2商业性科技资源共享平台31 图2-3科技资源服务三角形37 图2-4科技资源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架构40 图3-1科技平台标准体系框架46 图3-2科技资源标准体系三维模型55 图3-3科技资源标准体系框架55 图4-1科技资源描述方法的结构框架82 图4-2科技资源描述方法间关系举例83 图4-3基于用户需求历史数据的元数据域的挖掘与热度排序83 图4-4科技资源核心元数据模型建立流程89 图4-5科技资源核心元数据模型框架90 图4-6科技资源元数据标准体系框架92 图4-7一致性测试具体流程102 图4-8专家审核系统功能架构示意104 图5-1CSTR、元数据、科技资源之间的关系107 图5-2Handle解析过程109 图5-3OID解析过程110 图5-4科技资源标识体系总体框架111 图5-5科技资源标识管理体系架构111 图5-6CSTR编码结构113 图5-7标识解析流程示例119 图5-8标识服务节点集群架构120 图5-9最终一致性方案的同步流程121 图5-10标识分布式解析架构122 图5-11表单形式进行科技资源标识注册123 图5-12表格文件形式进行科技资源标识注册123 图5-13数据集示例124 图5-14SM2权限验证126 图6-1科技资源智能检索框架129 图6-2支持多模态用户输入的搜索意图分析133 图6-3基于深度学习的搜索分词系统134 图6-4YOLO网络结构135 图6-5虹膜与人脸多特征融合识别框架136 图6-6语音识别通用模型系统架构137 图6-7基于注意力的统一特征建模138 图6-8科技资源与科技服务的关系160 图6-9推荐方法流程162 图6-10科技资源精准推荐架构示意166 图6-11Deep Crossing模型结构168 图6-12Wide&Deep模型169 图6-13Wide&Deep模型在科技资源精准推荐系统中的应用170 图6-14方案决策问题的解决方法171 图7-1科技资源管理与服务区块链的结构185 图7-2区块链的结构187 图7-3科技资源确权与溯源区块链系统的关键技术模块190 图8-1科学数据交易基本过程示意204 图8-2科学数据资源产品的定义与类型204 图8-3大数据交易系统主要技术应用219 图8-4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数据交易流程220 图8-5腾讯云数链层业务架构222 图9-1科技资源共享服务评价体系233 图9-2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绩效评估模型236 图9-3评估结果分数分布情况247 图9-4PT1与PT5各指标得分分布情况248 图9-5一级指标评估结果分数分布情况248 图目录图10-1基本体系层次263 图11-1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生态系统294 图11-2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组织体系304 图12-1科技资源信息管理与共享服务平台架构314 图12-2共享网科技资源信息发布业务流程——国家平台318 图12-3共享网业务流程——机构或个人用户318 图12-4共享网功能架构319 图12-5微服务架构319 图12-6共享网技术架构320 图12-7元数据汇交示意321 图12-8元数据收割示意321 图12-9科技资源元数据及检索系统数据流323 图12-10用户互联互通后的资源获取流程325 图12-11探针流程示意325 图12-12京津冀科技服务资源池329 图12-13京津冀综合科技服务模式330 图12-14平台业务框架331 图12-15平台功能模块331 图12-16平台层次模型332 图12-17平台功能扩展模型332 图12-18京津冀综合科技服务平台334 图12-19京津冀平台移动端335 图12-20哈长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服务功能337 图12-21多源异构服务资源整合资源池整体架构338 图12-22多源异构服务资源整合资源池数据流338 图12-23后台系统功能解析架构339 图12-24平台功能及结构340 图12-25生物医药模块341 表3-1已经正式发布的15项国家标准(截至2020年9月)48 表3-2科技资源标准体系框架说明58 表3-3标准大类、小类编号60 表3-4科技资源标准体系标准明细表62 表4-1国外常见(科技资源)元数据标准的比较80 表4-2国内典型科技资源元数据标准的比较81 表4-3基于历史数据分析挖掘的科技资源元数据热度排序列表(前5位)84 表4-4《科技平台元数据标准化基本原则与方法》国家标准简介94 表4-5《科技平台元数据注册与管理》国家标准简介94 表4-6《科技平台资源核心元数据》国家标准简介95 表4-7《科技平台服务核心元数据》国家标准简介95 表4-8《科技平台用户元数据》国家标准简介95 表4-9《科技平台元数据汇交报文格式的设计规则》国家标准简介96 表4-10《科技平台元数据汇交业务流程》国家标准简介97 表4-11《科技平台一致性测试的原则与方法》国家标准简介97 表4-12《科技平台数据元设计与管理》国家标准简介98 表5-1科技资源类型代码114 表6-1科技资源大数据推荐系统评估指标147 表6-2可用于科技资源大数据推荐系统的评估指标148 表6-3二分类混淆矩阵分类结果149 表6-4新时代科技资源特点170 表6-5科技资源推荐方案评估的指标体系171 表6-6常见客观赋权法对比172 表6-7常见综合评估方法的分析对比173 表8-1区域性科技文献情报网络平台功能与服务汇总200 表8-2三类定价机制对比208 表8-3科技资源交易定价指标208 表8-4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主要气象数据分类213 表8-5中国地面气象站逐小时观测资料要素213 表8-6美国九大主流数据经纪商介绍214 表8-7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数据交易规则218 表8-8科技资源产品定价与风险管理方法比较224 表目录表9-1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效率影响因素(A)评价指标237 表9-2不同评价等级赋值237 表9-3“01~09”标度取值及含义238 表9-4模糊合成算子M特征240 表9-5模糊互补矩阵R242 表9-6模糊互补矩阵R1242 表9-7模糊互补矩阵R2242 表9-8模糊互补矩阵R3242 表9-9模糊一致性矩阵R′243 表9-10模糊一致性矩阵R′1243 表9-11模糊一致性矩阵R′2243 表9-12模糊一致性矩阵R′3243 表9-13PT1的模糊关系矩阵244 表9-14各国家平台综合评判向量Z245 表9-15各国家平台综合评估结果排名246 表10-1权利—主体—义务关系262 表12-1平台支持的数据源类型33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