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公德与私德:梁启超国民道德思想初探

公德与私德:梁启超国民道德思想初探

  • 字数: 150
  • 出版社: 知识产权
  • 作者: 李永华
  • 商品条码: 978751308477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9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公德与私德是梁启超国民道德学说的核心概念,他分析和解决近代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主张和思路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新时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依然可以从中获取借鉴和启示,本书以《新民说》为文本基础,以“公德”和“私德”这组概念为线索,梳理梁启超的国民道德思想以及其中包含的爱国之情与救国之志,展示这位从传统中走出的儒者对近代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思考。
作者简介
李永华(1980—),女,山东菏泽人,哲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任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原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目录
目 录 导言:一位危世儒者眼中的国人道德.... PAGEREF _Toc107216560 \\h 3 第一章 国民道德:梁启超伦理思想的主题.... PAGEREF _Toc107216561 \\h 11 第一节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PAGEREF _Toc107216562 \\h 11 一、中国社会的近代变局.... PAGEREF _Toc107216563 \\h 12 二、天下体系的破裂.... PAGEREF _Toc107216564 \\h 15 第二节 新国与新民.... PAGEREF _Toc107216565 \\h 23 一、近代中国社会启蒙运动的发展.... PAGEREF _Toc107216566 \\h 24 二、近代国民性改造运动中的梁启超.... PAGEREF _Toc107216567 \\h 26 第三节 “发明一种新道德,以求所以固吾群、善吾群、进吾群之道” PAGEREF _Toc107216568 一、“道德革命”论.... PAGEREF _Toc107216569 \\h 31 二、新道德即国民道德.... PAGEREF _Toc107216570 \\h 33 第二章 公德与私德:梁启超国民道德的核心.... PAGEREF _Toc107216571 \\h 37 第一节 道德的意义.... PAGEREF _Toc107216572 \\h 37 一、道德与伦理.... PAGEREF _Toc107216573 \\h 37 二、道德生成的基础.... PAGEREF _Toc107216574 \\h 39 第二节 私德与公德的界定.... PAGEREF _Toc107216575 \\h 41 一、“善己”之德与交往之德.... PAGEREF _Toc107216576 \\h 41 二、“私人交往”之德与“公共交往”之德.... PAGEREF _Toc107216577 \\h 42 第三节 梁启超的私德与公德.... PAGEREF _Toc107216578 \\h 44 一、私德与公德之观点.... PAGEREF _Toc107216579 \\h 44 二、私德与公德之困惑.... PAGEREF _Toc107216580 \\h 48 第三章:近世中国的道德问题(1):难以补足的公德.... PAGEREF _Toc107216581 \\h 50 第一节 “采补本无而新之” PAGEREF _Toc107216582 \\h 51 一、“补公德”问题的提出.... PAGEREF _Toc107216583 \\h 51 二、“采补”之内容.... PAGEREF _Toc107216584 \\h 55 三、“采补”之途径与方法.... PAGEREF _Toc107216585 \\h 61 第二节 从“采补本无”到“淬厉本有” PAGEREF _Toc107216586 \\h 66 一、公德为道德之“源” PAGEREF _Toc107216587 \\h 66 二、公德为私德之“推” PAGEREF _Toc107216588 \\h 69 第三节 私德是公德生成的原因吗?.... PAGEREF _Toc107216589 \\h 71 一、公德立于“群” PAGEREF _Toc107216590 \\h 72 二、私德推及公德的可能.... PAGEREF _Toc107216591 \\h 74 三、未显现的交往伦理.... PAGEREF _Toc107216592 \\h 76 第四章 近世中国的道德问题(2):理不清的私德.... PAGEREF _Toc107216593 \\h 78 第一节 国人私德堕落.... PAGEREF _Toc107216594 \\h 78 一、普通人士:心死与奴性.... PAGEREF _Toc107216595 \\h 78 二、志识阶层:自放与自文.... PAGEREF _Toc107216596 \\h 80 三、国人私德堕落的原因.... PAGEREF _Toc107216597 \\h 82 第二节 如何改进国人私德?.... PAGEREF _Toc107216598 \\h 85 一、中国道德之大原.... PAGEREF _Toc107216599 \\h 86 二、作为主体的志识阶层.... PAGEREF _Toc107216600 \\h 87 三、传统的德性修养思维.... PAGEREF _Toc107216601 \\h 90 第三节 梁启超私德问题分析.... PAGEREF _Toc107216602 \\h 93 一、儒者的精神.... PAGEREF _Toc107216603 \\h 93 二、不健全的私人交往伦理.... PAGEREF _Toc107216604 \\h 95 第五章 总说梁启超的公德和私德.... PAGEREF _Toc107216605 \\h 99 第一节 何谓梁启超问题?.... PAGEREF _Toc107216606 \\h 99 一、梁启超问题的出现.... PAGEREF _Toc107216607 \\h 99 二、作为理论问题.... PAGEREF _Toc107216608 \\h 101 三、作为时代问题.... PAGEREF _Toc107216609 \\h 103 第二节 梁启超道德学说的意义.... PAGEREF _Toc107216610 \\h 106 一、近代社会启蒙中的独特影响.... PAGEREF _Toc107216611 \\h 106 二、为公民伦理与儒家伦理关系的辨析提供借鉴.... PAGEREF _Toc107216612 \\h 109 结 语.... PAGEREF _Toc107216613 \\h 113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107216614 \\h 11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