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媒体与社会(第二十九辑)

新媒体与社会(第二十九辑)

  • 字数: 406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编者:谢耘耕//陈虹|责编:崔晓璇
  • 商品条码: 97875228060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3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1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媒体与社会》是以 新媒体与社会为基本研究范 畴的学术集刊,为中文社会 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 源集刊。 本辑伟第29辑,本辑推 出“数字叙事与国家形象塑 造”专栏,重点关注对外传 播中国家叙事战略的实践形 态、国家形象建构实践中数 字叙事的优势与应用前景、 国家形象塑造的新兴话语方 式“重述神话”、冬奥会期间 海外运动员的“他者”叙事、 国际社交媒体平台对于中国 国家形象的形塑、中国国际 话语权建构中的视觉修辞问 题以及突发公共事件中我国 主流媒体海外社交平台的叙 事框架等内容。“前沿观察” 栏目聚焦粉丝共同体建构、 情感劳动等网络亚文化现象 ,并对人工智能时代舆情分 析研究的新取向—“案例推 理”进行了专门研究。“学术 沙龙”栏目兼收并蓄,侧重 于从多领域、多视角关注新 媒体与社会相关领域问题。 “个案研究”则基于对在华留 学生的深度访谈,探讨了中 国故事对外传播的“他者”实 践问题。
目录
专题策划:数字叙事与国家形象塑造 国家叙事战略的实践形态、公关本质与数字未来 陈先红 杜明曦 《庆余年》的数字叙事:不同媒介情境下的中国故事表达 张恒军 唐宁 数字叙事:新技术加持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 张怡 张昕钰 突发公共事件中我国主流媒体海外社交平台的叙事框架与传播效果研究 李杨 柯瑞丰 周楠屿 热点、演进与反思:基于CNKI数据的中国故事传播研究“十年学术地图”(2012—2021) 李华君 雷月秋 新媒体语境下“重述神话”与国家形象建构研究 蒲俊杰 朱珂欣 北京冬奥会海外运动员的TikTok交往实践研究 赵晗阳 陈虹 中国国际话语权建构中的视觉修辞: 实践、挑战、应对 崔保峰 张澎 YouTube涉华气候变化视频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表征 秦静 倪虹悦 北京冬奥会和国家形象塑造的耦合与共振 陈河 林可懿 数字时代中国外宣媒体的抗疫叙事与视觉修辞策略 ——以CGTN的YouTube报道视频为例 张宁 王静君 小城故事多:县域主体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与启示 范晨虹 苑一帆 前沿观察 群际传播、身份认同与粉丝共同体的跨文化建构 侯雨 “姐妹情”、媒介具身与偶像生产——“内娱秀粉”情感劳动过程研究 杨馨 案例推理:人工智能时代舆情分析研究的新取向 谢耘耕 李丹珉 学术沙龙 2010—2019年国际媒介记忆研究的学术脉络与未来进路 雒仁启 李本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基本类型和演化特征研究 刘锐 中国互联网新闻政策的变迁机制与现实对策 赵蓓红 武志勇 作为社交面具的“媒体脸”:美颜相机规训下个体的自我呈现与印象管理 许加彪 张海霞 社交媒体的“逆社交”效应——角色压力对虚拟社交倦怠的影响研究 刘强 赵茜 舆情研究方法的历史演变与未来选择 李丹珉 谢耘耕 媒体智能化时代高校传媒专业教育转型路径探究 庄廷江 跨媒介叙事:我国报业改革中的内容再造创新路径 陈瑛 冯婷 2020年度网络流行语研究分析报告 于鹏亮 方宁 个案研究 连接与共情: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的“他者”实践 ——一项基于在华留学生深度访谈的实证研究 高晓瑜 王亚蒙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