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资本逻辑与公共性(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双重视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

资本逻辑与公共性(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双重视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

  • 字数: 352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桑明旭|责编:朱华彬|总主编:车玉玲//桑明旭
  • 商品条码: 97875227105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1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视 域不仅鲜明地体现为资本逻 辑批判,而且蕴含着深刻的 公共性批判维度。马克思的 公共性批判经历了一个发展 和演变过程,随着唯物史观 立场的确立和资本逻辑批判 视域的开启,马克思实现了 公共性基本范式变革。马克 思以资本逻辑的形成和发展 为主线,对公共性的一般发 展过程进行了深入考察,并 重点剖析了现代社会公共性 发展的内在动力、演进趋势 、危机形式及其解决思路。 系统阐释马克思现代性批判 的双重视域及其理论观点, 对于当代社会公共性建设具 有重要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桑明旭,江苏东海人,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政治哲学研究。中国马哲学史学会马恩哲学思想研究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理事、江苏省紫金文化人才。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等课题7项,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1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刊物全文转载。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资本逻辑与公共性: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两个维度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现代性及其基本问题 第二节 资本与资本逻辑 第三节 公共性及其相关概念 第二章 马克思公共性批判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理想主义阶段的公共性批判 第二节 理性主义阶段的公共性批判 第三节 人本主义阶段的公共性批判 第四节 历史唯物主义阶段的公共性批判 第三章 马克思在公共性基本范式上实现的转换 第一节 公共性内涵:从理性公共性、自然公共性到社会公共性 第二节 公共性载体:从国家到市民社会 第三节 公共性主体: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 第四节 公共性历程:从思辨历程到现实历程 第五节 公共性动力:从神学动力、理性动力、自然动力到生产动力 第六节 公共性标准:从抽象标准到现实标准 第四章 马克思对公共性发展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资本逻辑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考察公共性发展的基本线索 第二节 自然形成的共同体与群体公共性 第三节 资本逻辑与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的解体、群体公共性的转化 第四节 抽象共同体与物化公共性 第五节 资本逻辑与抽象共同体的解体、物化公共性的转化 第六节 自由人联合体与自由公共性 第五章 资本逻辑与现代社会公共性的发展 第一节 资本逻辑与资本主导形态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资本主导形态的历史演变进程 第三节 资本主导形态演变与现代社会公共性的发展 第六章 资本逻辑与现代社会公共性危机 第一节 资本内在矛盾与现代社会公共性危机的根源 第二节 资本内在矛盾与资本逻辑悖论 第三节 资本逻辑的原则维度与现代社会公共性危机的类型 第七章 解救现代社会公共性危机之思:从黑格尔到后现代 第一节 黑格尔主义方案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方案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方案 第四节 三种主要方案的意义与缺陷 第八章 超越资本逻辑:马克思对现代社会公共性问题的解答 第一节 超越资本逻辑:解救现代社会公共性危机的根本出路 第二节 资本逻辑的内在超越 第三节 革命逻辑的“外部超越” 第四节 超越中的“过渡”:驾驭资本逻辑的社会主义 结语:社会主义社会公共性建构的立场和原则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