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叙述声音研究

叙述声音研究

  • 字数: 26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刘碧珍|责编:杨康
  • 商品条码: 97875227112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2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叙述声音是一种比喻意 义上的声音,有多重内涵。 它隐喻作者意识在叙述话语 中留下的迹象,这些话语迹 象可为读者感知,体现着叙 述主体与叙述行为的关系。 叙述声音是重要的叙事学术 语。出于多种原因,此概念 长久以来未被准确定义,因 此有必要对叙述声音理论进 行深入研究。本书在全面梳 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 础上,从叙述声音的概念、 来源、构成、分类、特征和 功能等方面开展研究,阐释 了它在文本建构、读者接受 和文化交流中的意义与价值 。
作者简介
刘碧珍,女,文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研究生导师,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师范大学叙事学研究中心成员,长期从事叙事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一般项目:后人类语境下的叙述声音研究(18BWW012),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西叙事传统比较研究(16ZDA195)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左传》的文学接受与传播研究(12YJC751051)课题各1项,主持与完成省级课题9项,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篇。
目录
倾听叙事文本中的声音 傅修延 导论 一 “叙述声音”是一种隐喻的表达 二 作为隐喻的叙述声音研究综述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价值 第一章 寻找“声音”的轨迹:叙述声音理论溯源 第一节 西方叙述声音理论 一 布斯的“作者的声音” 二 热奈特的“语态” 三 巴赫金的“声音” 四 兰瑟的“叙述声音” 五 费伦的作为修辞的声音 第二节 中国叙述声音理论 一 古代叙事思想中的声音理论 二 现当代文学中的叙述声音思想 第二章 言说与倾听:叙述声音的发出与接收 第一节 言说:叙述声音的发出 一 作者(隐含作者)与叙述声音 二 叙述者与叙述声音 第二节 倾听:叙述声音的接收 一 受述者:理想的读者和真实的读者 二 解释社群与倾听 三 倾听的价值 第三章 有声的迹象:叙述声音的构成与分类 第一节 叙述声音的构成 一 表层结构——涉及文体元素 二 语气(情态)特征 三 言语与意义的融合 四 叙述话语与叙述声音 第二节 叙述声音的分类 一 叙述声音中的“信号音” 二 叙述声音中的“定调音” 三 叙述声音中的“标志音” 第四章 模仿与超越:叙述声音的特征 第一节 叙述声音与自然声响的相似性 一 模糊与清晰:叙述声音的隐与显 二 独唱与和鸣:叙述声音的单一与复调 三 感知的差异:叙述声音的可靠性与不可靠性 四 “余音不绝”:叙述声音的呼应与回响 五 无声亦有声:不会消失的叙述声音 第二节 叙述声音的独特之处 一 叙述声音的个体差异性 二 叙述声音的自我呈现性 三 叙述声音的相关性 第五章 历史与审美:叙述声音的功能 第一节 叙述声音可以结构文本世界 一 叙述声音引导叙述 二 叙述声音塑造人物 三 叙述声音构建时空 四 叙述声音表现声音 第二节 叙述声音可以传达作者的声音 一 “独一之诗” 二 立身与立文 第三节 叙述声音能回应社会时代之声 一 叙述声音展现经济状况 二 叙述声音体现政治历史的发展 三 叙述声音显露道德与文化的影子 第六章 跨媒介与跨学科:叙述声音与日常生活叙事 第一节 众声喧哗:新媒介叙事中的叙述声音 一 叙述声音的载体 二 叙述声音的特质 三 倾听与新媒介叙事 第二节 启迪人心:日常教育叙事中的叙述声音 一 教科书:多种声音的交会 二 日常教学活动:叙述声音存在于师生互动之间 第三节 理智与情感的纠葛:法律叙事中的叙述声音 一 叙述者的身份立场 二 法律与道德(情感)的取舍 三 倡导社会公平正义之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