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高校青年教师德性养成的伦理文化环境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德性养成的伦理文化环境研究

  • 字数: 39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张磊|责编:周晓慧
  • 商品条码: 978752270838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6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高校青年教师不仅要传 播知识,而且要坚守教育初 心、潜心立德树人。青藏地 区自然条件艰苦,需要一批 甘于奉献、敬业乐群的青年 教师扎根高原,践行立德树 人、传道授业的使命,这份 坚守需要良好德性为其筑基 。基于此,为了解青藏地区 高校青年教师德性养成的伦 理文化环境,本书构建了“ 高校青年教师德性养成的伦 理文化环境”框架,选取青 藏地区高校青年教师为研究 对象,深入样本高校和民族 地域文化表征的典型牧区和 村落搜集资料,进行深度访 谈、观察和调研,网罗教师 们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对外交流、文化 传承等方面的德性表现。基 于高校教师的成长旅路和工 作环境,沿着由早期到现状 、由微观到宏观的研究逻辑 ,呈现了青藏地区高校青年 教师浸润的“家庭场域”“受 教育场域”“工作场域”和“社 会场域”中德性伦理文化样 态。伦理文化环境与高校青 年教师德性养成之间存在互 动关系。青藏地区伦理文化 环境为高校青年教师提供道 德判断标准、指引新时代道 德方向、赋予道德行为以意 义。反过来,高校青年教师 通过其道德品质、价值观、 职业素养进一步巩固良好的 伦理文化环境。在新时代,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知识分子 ,通过培育自我德性,积极 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致力 于提高全社会人民群众的道 德水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德建设事业发展。
作者简介
张磊,清华大学教育学博士,加拿大约克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教育统计与管理专业会理事,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员,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研究组成员。近年来,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大学教育科学》、《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9篇,其中“从大学教师的‘学术属性’到‘道德属性’”(《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年第6期)获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主持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面上课题“中加优秀研究生导师德性培育比较研究”(2015-2017),主持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海省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参与教育部委托重大课题“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研究”等课题。多次在CIES(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和AERA(美国教育研究学会)等国际会议上作报告。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获清华之友——光华奖学金一等(2013)等奖励;工作期间获评定为“优秀”。目前研究方向主要有高等教育、教师伦理、道德教育、大学文化等。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三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一 纵向分析:德性养成伦理文化环境的学术史 二 横向分析:高校青年教师德性养成的研究动态 三 述评分析:已有研究的启示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伦理文化环境 二 教师德性养成 三 高校青年教师 第四节 理论基础 一 中国儒家学派关于德性养成的观点 二 西方美德伦理理论关于德性养成的观点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道德养成的观点 第五节 概念框架 第六节 研究方法 一 质性研究方法 二 资料与数据搜集 三 资料整理与分析 四 研究的自我检测 第七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家庭伦理文化环境 第一节 家庭伦理文化的尚德本质 一 中国家庭注重尚德价值引导 二 中国家庭重视个体美德养成 三 中国家庭重视人性美德实践 第二节 原生家庭伦理文化环境 一 家庭道德教育 二 优良家风传承 三 家庭道德榜样 第三节 新生家庭伦理文化环境 一 夫妻品德双向建构 二 家庭是平息情绪的港湾 三 家庭是扎根艰苦地区的凭借 第四节 小结 一 原生家庭对个体沉潜的道德影响 二 新生家庭对个体沉潜的道德影响 第三章 受教育场域伦理文化环境 第一节 学校伦理文化环境的德育功能 一 中外学校的道德教育属性 二 学校伦理文化环境解析 第二节 学校的道德氛围 一 学校道德氛围研究追溯 二 学校道德氛围剖析 第三节 教师的道德影响 一 教师道德影响研究追溯 二 教师道德影响的具体表现 三 教师道德影响的提升空间 第四节 同辈群体的道德影响 一 同辈群体道德影响研究追溯 二 在同辈交往中实施道德影响 三 值得关注的同辈道德行为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院校伦理文化环境 第一节 校园伦理文化环境 一 组织传奇 二 道德氛围 三 精神文化 四 制度文化 第二节 学院伦理文化环境 一 学院中的道德氛围 二 教研室中的道德关系 三 以学科为媒介的道德关系 第三节 教室伦理文化环境 一 教室是教师德性的土壤 二 教师的道德角色 三 师生道德关系的建构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社会伦理文化环境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社会伦理文化环境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二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规约 三 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四 新媒体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营造的环境 一 仁爱与民本 二 诚信与正义 三 和合与大同 第三节 地域伦理文化营造的环境 一 地域伦理文化理论 二 多元族群伦理文化环境 三 红色历史文化环境 四 绿色生态文化环境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建议 第一节 总结:研究发现 一 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德性养成的因素分析 二 家庭和学校构建受教育场域伦理文化环境 三 院校和学科构建工作的伦理文化环境 四 传统文化、社会和地域构建宏观浸润的伦理文化环境 第二节 提炼:环境与教师互动理论 一 自然环境和高校青年教师的互动 二 社会环境和高校青年教师的互动 第三节 反思:合力营造高校青年教师良好德性的建议 一 对家庭教育的建议 二 对学校教育的建议 三 对院校工作环境的建议 四 对社会大环境的建议 五 对教师自身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QH大学师德失范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 附录二 青藏高原高校教师杰出道德楷模案例 附录三 访谈提纲 附录四 访谈同意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