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齐白石自述

齐白石自述

  • 字数: 130
  • 出版社: 泰山
  • 作者: 齐白石|
  • 商品条码: 978755190727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6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画大师齐白石 先生的口述自传。全书以简 洁的文字记述了作者由一个 籍籍无名的放牛娃成长为一 代画坛宗师的坎坷人生经历 ,语言亲切质朴,感情诚挚 动人,对了解和研究齐白石 创作灵感源头有重要意义。 齐白石是全才,齐白石赋予 作品以质朴清新的农民情感 ,赋予文人画形式以新的生 命力和现代性。
精彩导读
壹 出生时的家庭状况( 一八六三) 1863年 穷人家孩子,能够长大 成人,在社会上出头的,真 是难若登天。我是穷窝子里 生长大的,到老总算有了一 点微名。回想这一生经历, 干言万语,百感交集,从哪 里说起呢?先说说我出生时 的家庭状况吧! 我们家,穷得很哪!我 出生在清朝同治二年(癸亥· 一八六三)十一月二十二日 ,我生肖是属猪的。那时, 我祖父、祖母、父亲、母亲 都在堂,我是我祖父母的长 孙,我父母的长子,我出生 后,我们家就五口人了。家 里有几间破屋,住倒不用发 愁,只是不宽敞罢了。此外 只有水田一亩,在大门外晒 谷场旁边,叫做“麻子丘”。 这一亩田,比别家的一亩要 大得多,好年成可以打上五 石六石的稻谷,收益真不算 少,不过五口人吃这么一点 粮食,怎么能够管饱呢?我 的祖父同我父亲,只好去找 零工活做。我们家乡的零工 ,是管饭的,做零工活的人 吃了主人的饭,一天才挣得 二十来个制钱的工资。别看 这二十来个制钱为数少,还 不是容易挣到手的哩!第一 ,零工活不是天天有得做。 第二,能做零工活的人又挺 多。第三,有的人抢着做, 情愿减少工资去竞争。第四 ,凡是出钱雇人做零工活的 ,都是刻薄鬼,不是好相处 的。为了这几种原因,做零 工活也就是“一天打鱼,三 天晒网”,混不饱一家的肚 子。没有法子,只好上山去 打点柴,卖几个钱,贴补家 用。就这样,一家子对付着 活下去了。 我是湖南省湘潭县人。 听我祖父说,早先我们祖宗 ,是从江苏省砀山县搬到湘 潭来的,这大概是明朝永乐 年间的事,刚搬到湘潭,住 在什么地方,可不知道了。 只知在清朝乾隆年间,我的 高祖添镒公,从晓霞峰的百 步营搬到杏子坞的星斗塘, 我就是在星斗塘出生的。杏 子坞,乡里人叫它杏子树, 又名殿子树。星斗塘是早年 有块陨星,掉在塘内,所以 得了此名,在杏子坞的东头 ,紫云山的山脚下。紫云山 在湘潭县城的南面,离城有 一百来里地,风景好得很。 离我们家不到十里,有个地 方叫烟墩岭,我们的家祠在 那里,逢年过节,我们姓齐 的人,都去上供祭拜,我在 家乡时候,是常常去的。 我高祖以上的事情,祖 父在世时,对我说过一些, 那时我年纪还小,又因为时 间隔得太久,我现在已记不 得了,只知我高祖一辈的坟 地,是在星斗塘。现在我要 说的,就从我曾祖一辈说起 吧! 我曾祖潢命公,排行第 三,人称命三爷。我的祖宗 ,一直到我曾祖命三爷,都 是务农为业的庄稼汉,上辈 没有做过官,也没有发过财 ,勤勤恳恳的混上一辈子, 把肚子对付饱了,就算挺不 错的。在那个年月,穷人是 没有出头日子的,庄稼汉世 世代代是个庄稼汉,穷也就 一直穷下去啦!曾祖母的姓 ,我不该把她忘了。十多年 前,我回到过家乡,问了几 个同族的人,他们比我长的 人,已没有了,存着的,辈 份年纪都比我小,他们都说 ,出生的晚,谁都答不上来 。像我这样老而糊涂的人, 真够岂有此理的了。 我祖父万秉公,号宋交 ,大排行是第十,人称齐十 爷。他是一个性情刚直的人 ,心里有了点不平之气,就 要发泄出来,所以人家都说 他是直性子,走阳面的好汉 。他经历了太平天国的兴亡 盛衰,晚年看着湘勇(即“湘 军”)抢了南京的天王府,发 财回家,置地买屋,美的了 不得。这些杀人的刽子手们 ,自以为有过汗马功劳,都 有戴上红蓝顶子的资格(清 制:一二品官戴红顶子,三 四品官戴蓝顶子),他们都 说“跟着曾中堂(指曾国藩) 打过长毛”,自鸣得意。在 家乡好像京城里的黄带子一 样(清朝皇帝的本家,近支 的名日宗室,腰间系一黄带 ,俗称黄带子;远房的名日 觉罗,腰间系一红带,俗称 红带子。黄带子犯了法,不 判死罪,最重的罪名,发交 宗人府圈禁,所以他们胡作 非为,人均畏而避之),要 比普通老百姓高出一头,什 么事都得他们占便宜,老百 姓要吃一些亏。那时候的官 ,没有一个不和他们一鼻孔 出气的,老百姓得罪了他们 ,苦头就吃得大了。不论官 了私休,他们总是从没理中 找出理来,任凭你生着多少 张嘴,也搞不过他们的强词 夺理来。甚至在风平浪静, 各不相扰的时候,他们看见 谁家老百姓光景过得去,也 想没事找事,弄些油水。 P1-3
目录
壹 出生时的家庭状况(一八六三) 贰 从识字到上学(一八六四至一八七○) 叁 从砍柴牧牛到学做木匠(一八七一至一八七七) 肆 从雕花匠到画匠(一八七八至一八八九) 伍 诗画篆刻渐渐成名(一八九○至一九○一) 陆 五出五归(一九○二至一九一六) 柒 定居北京(一九一七至一九三六) 捌 避世时期(一九三七至一九四八) 附录一 看完《白石老人自述》后的感想 附录二 齐白石简要年表 附录三 序跋文选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