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络犯罪的司法认定(中国刑法司法适用疑难问题研究丛书)

网络犯罪的司法认定(中国刑法司法适用疑难问题研究丛书)

  • 字数: 395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王华伟|责编:黄丽娟|总主编:陈兴良//周光权
  • 商品条码: 97873003122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3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网络时代的刑法学面临 着多重危机与挑战,对此本 书采取了以刑法教义学为主 的分析方法,结合对典型案 例的深入剖析,展开了系统 的理论建构。 本书不仅对网络犯罪中 的立法模式、解释方法、共 同犯罪、平台责任等总则问 题进行了探讨,而且对帮助 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拒不 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 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以及刷单案、偷换二维码案 等分则问题展开了研究。
目录
导言:网络时代的刑法学 一、危机与挑战 二、研究径路选择 三、内容概要 第一章 我国网络犯罪立法的体系性评价与反思 一、我国网络犯罪立法的历史嬗变 二、我国网络犯罪立法的趋势特征 三、我国网络犯罪立法的体系性反思 四、小结:我国网络犯罪立法的制度展望 第二章 网络时代的刑法解释论立场 一、网络时代刑法解释论的难题 二、活的主观解释论 三、网络时代刑法解释论的外部性 四、小结 第三章 网络语境中帮助行为正犯化的批判性考察 一、帮助行为正犯化的内涵边界 二、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理论基础 三、帮助行为正犯化的教义学限缩解释 四、小结:帮助行为正犯化的反思与展望 第四章 网络语境中的共同犯罪与罪量要素 一、现有解决方案及其局限 二、新的思考方向 三、小结 第五章 德国网络平台责任的嬗变与启示 一、制度初创:《电信服务法》与信息产业保护 二、体系成熟:《电信媒体法》与法律结构协调 三、争议再起:《网络执行法》与平台责任强化 四、对我国的启示 第六章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刑事责任比较研究——功能类型区分之提倡 一、德国与欧盟功能性区分与义务类型化 二、我国类型化的缺陷与重构 三、小结 第七章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刑事责任认定路径——兼评快播案的相关争议 一、中立帮助行为理论的适用与局限 二、网络服务提供者刑事责任认定路径 三、小结 第八章 避风港原则的刑法教义学理论建构 一、避风港原则刑法适用的比较考察 二、避风港原则在中国刑法中的理论建构 三、结语:开放式的互联网刑法研究 第九章 刷单炒信的刑法适用与解释理念 一、刷单炒信的内部结构与法益侵害 二、规制路径:刑法适用的多重考察 三、小结:电商平台的多元治理 第十章 网络时代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理解与适用——基于反向刷单案件的考察 一、保护法益与罪名结构 二、生产经营的理解 三、破坏行为的理解 四、“其他方法”与同类解释规则 五、小结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