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

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

  • 字数: 190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陈大伟|责编:吴法源
  • 商品条码: 97873003122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5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 篇。 上篇是“推进:理念与实 践”,主要包括观课议课新 理念、观课议课有效实践 、观课议课实践工具与推 进方案,这是近年来观课 议课理论和实践成果的精 要。 中篇是“观课议课与教师 专业成长的问与答”。选取 了一线教师在观课议课实 践中的新问题,并统一做 出回答。“问答九”讨论了教 育主张、教育信念等有关 教师专业成长的深层和高 阶问题,期待能引领大家 进行更深层的教育思考。 下篇是“回顾:过程与成 果”。
目录
前言 上篇 推进:理念与实践 一、对课堂观察的“观察” (一)课堂观察的意义 (二)课堂观察的维度 (三)课堂观察的工具 (四)课堂观察的变革 二、观课议课要以人为本 (一)观课议课的人本目的 (二)观课议课的人性依据 (三)观课议课的人文方法 三、观课议课:让我们“同在共行” (一)“同”是指需要同情与支持的立场和条件 (二)“在”是指“身在”“心在”“思在” (三)“共”是指开放和理解的前行方式 (四)“行”以发展进步为目的追求 四、观课议课的文化样貌 (一)人际“和” (二)求“不同” (三)致力于“思” (四)追求“诗” 五、观课议课要有教师立场 (一)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特点 (二)基于教学实践的观课议课变革 (三)观课议课中的教师尊重与关怀 (四)以学习活动和效果作为主要观、议对象 六、观课议课如何体现和实现学生关怀 (一)避免把学生当成教研的工具 (二)引导学生求真 (三)给学生以尊重课堂的示范 (四)关怀和帮助身边的同学 七、怎样有质量地观课 (一)有质量地观察自己的课 (二)用心观察其他教师的课 (三)借助他人的课反观、提升自己 八、怎样有质量地议课 (一)聚焦和指向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使用问句做价值澄清 (三)发挥想象力探讨新的教学可能 (四)运用促进思考和对话的议课模型 (五)议课的“三忌” 九、观课议课的主要实践路径 (一)走向对话和深度研究的课后反思 (二)案例研究的实践路径与方法 (三)观课议课的行动研究路径与方法 十、基于教育假设的教师发展与教学改进 (一)观课议课的“知行统一” (二)教育假设的意蕴和价值 (三)基于教育假设的教师发展与教学改进 十一、观课议课记录量表的设计与使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