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审计委员会透明度的经济后果:基于中国背景的准自然实验研究

审计委员会透明度的经济后果:基于中国背景的准自然实验研究

  • 字数: 231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王金妹|责编:赵亚荣
  • 商品条码: 978750968785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1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审计委员会作为企业财 务报告的内部独立监管力量 ,自20世纪30年代问世以 来便被各利益相关者寄予厚 望。但事与愿违,审计委员 会似乎并未发挥预期的监督 治理作用,近年来全球范围 内频发的财务舞弊事件引起 了公众对审计委员会的深度 质疑,因为他们对于审计委 员会是否履职以及如何履职 几乎一无所知。如何提高审 计委员会履职的有效性,增 强投资者对审计委员会的信 心?众多国家和地区的监管 机构(如美国、英国、澳大 利亚、欧盟等)在积极寻求 审计委员会透明度的改变。 但是这场关于审计委员会透 明度重大变革的成本与收益 引起了实务界的诸多争议。 本书首先系统梳理了审 计委员会的起源以及中美两 国审计委员会信息披露监管 的发展与当前的政策背景, 介绍了当前美国对于审计委 员会透明度的具体改革与讨 论;其次,回顾了审计委员 会及其信息披露相关研究的 文献,并对已有文献的观点 与结论进行述评;最后,鉴 于实务界针对审计委员会透 明度改革的争议,本书从会 计信息质量、高管在职消费 、大股东掏空行为以及企业 价值几个角度,实证检验提 高审计委员会透明度后对审 计委员会财报监督和治理效 应的影响,对我国和其他国 家的审计委员会监管政策制 定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作 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贡献 第二章 制度背景 第一节 审计委员会的起源 第二节 美国审计委员会披露监管的发展 一、1999年《S-K规则》 二、2002年《sox法案》 第三节 中国审计委员会披露监管的发展 一、2007年《年报准则》 二、独立董事披露要求 第四节 审计委员会透明度的改革与讨论 一、SEC概念公告内容 二、成本与收益之争 三、201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运作指引》 第三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审计委员会的经济后果 一、审计委员会与财务报告质量 二、审计委员会与外部审计 三、审计委员会与公司治理 第二节 审计委员会效率的影响因素 一、审计委员会特征 二、内外部治理环境 第三节 审计委员会信息披露 第四节 文献述评 第四章 审计委员会透明度与会计信息质量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制度背景与研究假设 一、制度背景 二、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定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结果 二、单变量分析 三、多元回归分析 第五节 进一步检验 一、平行趋势检验 二、机理检验 三、异质性检验 四、替代性解释 五、审计委员会其他职责的检验 第六节 稳健性检验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重新定义 二、控制组自愿性披露样本的剔除 三、审计委员会特征变量的控制 四、控制个体固定效应 第七节 本章小结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