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区域协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践

区域协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践

  • 字数: 239
  • 出版社: 四川大学
  • 作者: 杨继瑞|责编:李耕
  • 商品条码: 978756905786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3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区域协调:成渝地区 双城经济圈实践》以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 展的重要论述为基础,全 面揭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 济圈建设的时代背景与战 略意义。同时,深入分析 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 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明 确了建设总目标。另外, 该书还从多维度分析了成 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 支撑定位及重要任务,对 重构经济圈良性竞合关系 的体制机制进行了探讨, 有益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 。
目录
第一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的溯源与探讨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与时俱进 (二)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的实践基础 (一)在实践中应运而生 (二)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国方案 (一)不断发展且开放的理论体系 (二)为世界各国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情况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总思路 (三)区域协调发展的四要求 (四)区域协调发展的六举措 (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是涉及面广的理论体系 第二章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时代背景 一、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构期 (一)经济地理格局之变 (二)全球贸易体制之变 (三)科技创新引领之变 (四)全球秩序与治理之变 二、中国正处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发力期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演进溯源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内涵 (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 (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本质特征 三、成渝地区正处于国家区域发展层级的上升期 (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 (二)成渝地区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 第三章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意义 一、推动西南传统“安全腹地”的现代化转型升级 (一)国家战略大后方的“安全腹地”区位显著 (二)国际安全形势背景下的地缘政治影响凸显 二、形成中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与新动力源 (一)胡焕庸线横跨川渝 (二)国家战略机遇多重叠加 三、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一)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枢纽型大支点 (二)构建空中丝绸之路的重要航空枢纽 四、构建长江上游生态保护示范样板区 (一)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区 (二)打造具有“三生”特色的新型城市群 第四章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挑战和机遇 一、城市群是区域空间的新层级 (一)经济区、城市群、都市圈 (二)城市群的形成和演变 (三)世界六大城市群的形成、演变与启迪 二、城市空间、区域空间发展过程与特征 (一)城市群的空间重构与尺度重组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