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来知德易学哲学思想研究

来知德易学哲学思想研究

  • 字数: 534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陈培荣|责编:孙萍
  • 商品条码: 978752270548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57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对来知德易学哲学 思想进行了系统探究,主要 包括本体论、功夫论、易象 观、错综说等。作者对来知 德圆图来源的几种说法及圆 图中间小白圈所代表的太极 本体的哲学内涵进行细致辨 析,探讨了来知德天人分合 视野下的理数论、心性论及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格 物功夫论,得出了来氏易学 哲学在总体上仍应归属于朱 熹后学的基本结论。同时, 通过对比分析,阐发来知德 在易象观和解易体例上对朱 熹、俞琰等前贤的继承和改 造,揭示了来氏易学试图取 消邵雍、朱熹先后天划分, 并以其自创的错综图取代伏 羲先天图这一做法背后的义 理考量,溯源并考察来知德 反对卦变说与其他卦变诸说 的分合斗争,据此科学衡定 来知德易学哲学的性质及其 在易学史上的地位。
目录
第一章 行年大略 第一节 立志“愿学孔子” 一 中举后辞金不受(28岁以前) 二 四上公车不第,遂焚引侍养,立志做圣人(29岁到38岁) 第二节 提出格物功夫论,开始注《易》 一 家居悟静坐之非,读《性理大全》,初志于求象(39岁到44岁) 二 庐墓六年,悟格物之物乃物欲之物,此为圣贤头脑功夫(45岁到50岁) 第三节 功夫论的完成和来氏太极图的成熟 一 《集注》和《日录》写就(51岁到73岁) 二 《集注》刻成,授翰林院待诏(74岁到80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周易集注》的版本系统 第一节 张惟任系统和高奣映系统 一 张惟任系统代表着来氏《集注》版本传承的正脉 二 高奣映系统属歧出 第二节 两个系统之外的本子 第三节 划分两个系统的根据 一 书题的变化 二 异文校勘 附 来知德《周易集注》初刻本考 一 徐博卿和戴诰的初刻工作 二 郭子章可能的重刊工作 三 初刻本的复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来氏圆图的内涵和来源 第一节 作《易》之原 一 朱熹论作《易》之原在自然之理 二 来知德论作《易》之原在圣人之心易 第二节 来氏圆图的内涵 一 来氏圆图和来氏太极图 二 来氏圆图的三条注文 第三节 来氏圆图的几种可能来源 一 周敦颐太极图 二 邵雍、朱熹、俞琰的先天图 三 赵揭谦《六书本义》所载天地自然河图 四 胡一桂、韩邦奇的易图 五 张理大易象数钩深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格去物欲说 第一节 天人分合下的理数论 一 太极为仁义礼智信之理 二 元亨为天道本然之数,利贞为人事当然之理 第二节 格物之头脑功夫 一 格物之物乃物欲之物 二 《大学》头脑功夫不以敬为先 三 格物正所以致良知 四 成性乃人之良知良能,圣人特能存之又存 五 “贞夫一”而非“贞夫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论象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