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数字形态设计研究——“设计空间”探索与优化

数字形态设计研究——“设计空间”探索与优化

  • 字数: 288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
  • 作者: 曾绍庭|责编:李成成
  • 商品条码: 978711228101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4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对象为“数字形态”,其可以按照 设计形态学中关于形态的定义分为三类:(1)基 于“本体论”属性的“数字自然形态”;(2)基 于“认识论”属性的“数字人工形态”;(3)基 于“本体论+认识论”属性的“数字智慧形态”。 本书所基于的数字设计研究方法为“设计空间”, 它是将实际的设计问题转化为数字镜像空间的优化 设计方法。“设计空间”的两个核心研究问题是“ 探索”与“优化”,即运用“设计空间探索”在设 计空间中产生大量的设计方案,进而再通过“设计 空间优化”对设计空间中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及定 量评价,以选出最佳设计。 将“设计空间”方法 应用于“数字形态”的三个不同的形态类别,得到 三类不同属性的设计空间:(1)基于数字自然形 态的“生成”式设计空间。其在“探索”阶段强调 以“设计变量”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在“优化”阶 段适用于“功能、性能”优化问题;(2)基于数 字人工形态的“计算”式设计空间。其在“探索” 阶段强调以“规则系统”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在“ 优化”阶段适用于“视觉、美学”问题的优化;( 3)基于数字智慧形态的“生成+计算”式设计空间 。其在“探索”阶段强调“人机协同”的设计创新 方法,在“优化”阶段侧重于“主观决策与评价” 问题的研究。 基于上述理论建构与方法提炼,本 书以“通过设计做研究”的方式,探索人机协同设 计的创新方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