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金融促进高质量发展之路

金融促进高质量发展之路

  • 字数: 350
  • 出版社: 中信
  • 作者: 张晓慧//黄益平//王毅//朱隽//张斌|责编:王元//寇艺明
  • 商品条码: 978752174821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8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加 之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金融业发展在我国经济结构中 的重要性不断提高,金融业内部的稳定、相关立法制度的 完善及其对科技创新板块的大力支持等,都对我国的经济 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选题旨在为现阶段我国在金融、 房地产及货币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提供相 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以金融 支持科技创新,构建面向新市民的都市圈建设,稳定房地 产行业发展的债务化问题,加快推动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 币国际化,最终促进全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本选题共分为五章,分别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研究、 提升金融监管效能、推动金融稳定立法工作、构建房地产 新模式、资本项目开放和货币国际化的国际经验教训。 第一章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研究。主要分析金融体系 助力科技创新发展的情况。从我国科创资金的主要来源与 使用情况、我国现阶段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挑 战、国际经验与启示、政策建议等方面审视当前金融体系 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度、匹配度不高的根本矛盾,及其中存 在的诸多矛盾。深入研究国际上一些在此方面领先的国家 的科创支持体系,提出金融支持科创核心思路:破旧、立 新、聚合三层次发力,助力我国金融体系更好地为科技创 新提供支持。 第二章为提升金融监管效能。防范风险是金融业永恒 的主题,随着我国金融规模越来越大,结构也越来越复杂 ,我国政府越来越难对所有金融风险问题进行兜底,而且 长此以往也容易引发道德风险。作者分析了部分经典风险 案例,总结了我国金融监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金 融监管应从“形式”走向“实质”,并针对性提出八点政 策建议,以提升金融监管效能,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提 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更好地促进我国金融业发展 。 第三章为推动金融稳定立法工作。主要从制定金融稳 定促进法的现实考虑、金融稳定立法的基本框架与要素、 金融稳定立法中需要处理的重要关系及金融稳定立法应突 出解决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明确金融立法工作对 促进金融机构健康、金融体系稳健运行、规范金融风险处 置机制、明确金融风险事件问责追责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 性。书中认为《金融稳定促进法》应促进金融体系处于能 够正常发挥关键功能的状态,重点是解决本轮金融风险处 置中暴露出的体制机制和规则不足的缺陷,指出金融稳定 立法应遵循5点原则,并提出了构建《金融稳定促进法》基 本框架的8个要素,同时强调金融稳定立法要处理好8组关 系。 第四章为构建房地产新模式。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 议首次提出房地产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而要建立新 模式就需要辨析当前和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存在的主要矛 盾,并找出解决方案。本章围绕房地产“三高”(高房价 、高负债、高度金融化)问题,梳理其背后的原因,找到 最突出的矛盾,提出解决方略,并借鉴国际发达国家的经 验,及其带来的政策启示,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一是面 向新市民的都市圈建设方案,二是稳定房地产行业发展的 债务化解方案。 第五章为资本项目开放和货币国际化的国际经验教训 。首先厘清了资本项目开放和货币国际化等相关概念的内 涵和联系,详细评估了人民币国际化和我国资本项目开放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下一阶段资本项目开放应 抓紧推动的几项关键工作:一是实现从通道型开放向制度 型开放的转变,形成全市场统一的开放制度。二是完善境 外机构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债的制度,提高募集资金使用的 便利性和规范性,并适时建立境外优质企业境内上市制度 。三是扩大衍生品投资者范围和可投资产品种类。四是逐 步满足境内个人投资国际资本市场的需求。五是建立高效 、便利的直接投资制度,完善直接投资的法规体系。六是 解决我国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打造良好的、具有吸引 力的营商环境。
作者简介
作者: 刘晓慧 著作方式: 著 作者简介: 张晓慧,经济学博士,研究员,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现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执行董事高级顾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货币政策司司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党委委员。 作者: 黄益平 著作方式: 著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金融学与经济学讲席教授、副院长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政策与金融改革。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金融科技发展与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成员,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 作者: 王毅 著作方式: 著 作者简介: 王毅,经济学博士,研究院,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专业,现任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财政部金融司司长等职务。 作者: 张斌 著作方式: 著 作者简介: 张斌,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目前担任世界经济预测与政策模拟实验室首席专家,社科基金政策咨询点项目主持人。曾获得浦山优秀论文奖,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 作者: 朱隽 著作方式: 著 作者简介: 朱隽,现任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学位。曾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办公厅和国际司。长期从事金融业开放、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国际金融合作与规则制定、国际经济金融研究等相关工作。2003年9月至2005年12月担任国际清算银行经济学家。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前言 第1章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助力国家发展 我国科创资金的主要来源与使用现状 我国现阶段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国际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对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建议 第2章 提升金融监管效能 金融监管与国际改革新进展 中国金融监管架构的演变与发展 时刻警惕系统性金融风险 当前金融监管效能亟待提高 提升金融监管效能的政策建议 第3章 推动金融稳定立法工作 制定金融稳定促进法的出发点 金融稳定立法的基本框架与要素 金融稳定立法中的几个重要关系 第4章 资本项目开放和货币国际化的国际经验教训 资本项目开放和货币国际化的相关概念 货币国际化的国际经验和教训 资本项目开放的国际经验和教训 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进展及问题 第5章 构建房地产新模式 我国房地产业的“高房价”问题 我国房地产业的“高负债”问题 我国房地产业的高度金融化问题 日本化解房地产债务的经验教训 我国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