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美制造业的角力(从生产率到竞争力)

中美制造业的角力(从生产率到竞争力)

  • 字数: 228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李媛恒|责编:任爱清
  • 商品条码: 978750968756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1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基于全要素 生产率和贸易竞争力的相 关理论,结合当前我国制 造业发展的战略阶段特征 ,以及国际新形势下研究 中美两大制造业大国的生 产率及其竞争力对我国制 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的现实意义,探讨全要素 生产率提高对于贸易竞争 力提升的理论机制;其次 ,研究中美两国制造业发 展历程、现状和特点,并 对两国在制造业发展中的 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动 力源泉进行比较研究,得 出两国现代经济体实现起 步和腾飞相对通用的答案 和各自特征。通过建立全 要素生产率与贸易竞争力 的测度,分别比较中美两 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的 生产率和竞争力水平差异 、阶段性特征以及典型行 业经验;再次,通过建立 实证分析模型来研究生产 率的提高对于竞争力水平 的影响机制;最后,基于 中美两国数据测算分析与 实证检验结果,形成全文 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并针对本书的研究不足, 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 二、案例研究 三、实证研究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全要素生产率 二、竞争优势与竞争力 三、产业层面的贸易竞争力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生产率视角下的经济增长动因解释 二、技术差距与贸易竞争力的理论关联 三、经济增长理论与工业化理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综述 二、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三、生产率对竞争力提升作用机制讨论 第四节 总结与反思 第三章 中美制造业发展历程及动力源泉比较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进口替代与要素积累的工业化阶段 二、改革开放后:出口导向和投资驱动下的工业化阶段 三、“十二五”规划以来:制造业进入优化调整和高质量发展阶段 第二节 美国制造业发展历程 一、建国至南北战争前:美国制造业的起步阶段 二、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40年代:美国制造业的高速增长阶段 三、20世纪40~70年代:美国制造业的巅峰期 四、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国制造业的低谷与复苏 第三节 中关制造业增长源泉分析与比较 一、经济命脉的转身:制造业与国民经济 二、首屈一指与潜在风险:资本驱动下的制造业增长 三、第一桶金的困境:制造业的劳动力源泉 四、逆周期和新动力:制造业增长中驱动要素的转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分析 第一节 理论模型 一、索洛余值法 二、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 三、模型使用说明 第二节 数据的选取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