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课程思政理论与教学研究——聚焦北京理工大学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理论与教学研究——聚焦北京理工大学课程思政建设

  • 字数: 100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 作者: 编者:孙利|责编:王晓莉
  • 商品条码: 9787576312546
  • 版次: 1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课程思政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予以探索性思考。理论层面聚焦课程思政的背景、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编写课程思政十五问,升级对课程思政价值和内容的认知。实践层面聚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基于北京理工大学特色优势学科,重点梳理特色优势学科中蕴含的社会责任、民族使命、文化自信、工匠精神等价值要素,呈现学科专业内容与思政教育内容耦合式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专业思政”、“学科思政”的建设规律,深化对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认知。 本书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孙利,哲学博士,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美国加州圣何塞州立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访问学者。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教育部“兵器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评审组专家,北京理工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围绕传统德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等方面,特别注重结合多年文化研究积累进行案例研发,并积极践行课程思政案例教学实践。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项省部级课题。
目录
理论篇 课程思政十五问 一、什么是“课程思政” 二、怎样理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关系 三、为什么要实施课程思政 四、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五、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和难点 六、如何建设课程思政 七、如何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八、具有共性的课程思政价值要素有哪些 九、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下的多学科共建机制 十、思政元素如何同专业课程培养目标相结合 十一、思政元素如何同教材体系相结合 十二、课程思政建设中如何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十三、课程思政建设中如何融入校史校情 十四、军工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资源有哪些 十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融入专业课程 教学篇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流体传动及控制基础 沟通的力量 工程伦理 新能源车辆原理与应用技术 飞行力学 航天器发射技术 动态测试技术 有机材料化学基础 工程热力学 流体力学 内燃机原理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光学系统设计与工艺 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与对抗技术 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 软件工程基础训练 沟通与职业素养 电子封装工艺 先进复合材料 仪器分析 反应工程基础 免疫学 数字信号处理 工科数学分析 线性代数 普通物理Ⅲ(电磁学) 普通物理Ⅱ(热学) 运作管理 个案工作 民法总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