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汉语语用标记功能浮现的互动机制研究

汉语语用标记功能浮现的互动机制研究

  • 字数: 359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编者:方梅|责编:郭晓鸿
  • 商品条码: 97875227058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3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语用标记表达 的多维特征,探讨语用标记 用法的语境条件和理解机制 。采用互动语言学的分析思 路,基于自然口语对话材料 ,以在线生成的视角进行观 察,通过下一话轮证明程序 将语用标记的序列分布和多 模态表现作为形式依据,分 析其表达功能。通过对不同 类型个案考察,提出自然口 语中语用标记功能浮现具有 位置敏感特征,互动行为与 语用标记具有互育关系,话 轮转换的韵律特征框架是语 用标记解读的重要途经。语 用标记的韵律特征有别于语 法化成分,语用标记的功能 浮现从根本上说是语用化不 是语法化,尽管两者在某些 方面存在类似的过程表现。
作者简介
方梅,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语文》杂志副主编、编辑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长期从事语法学和篇章语言学的研究和教学,运用功能主义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共时系统中语法范畴的浮现,关注话语中交际因素对语法结构的塑造,是国内较早从事话语功能语言学研究的学者。
目录
转写体例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 引言 1.1 定义 1.2 功能浮现机制 2 汉语研究的视角 2.1 历时视角的研究 2.2 共时视角的研究 2.3 系统分析 2.4 韵律特征 2.5 汉语方言研究 3 汉语语用标记的来源 3.1 来源于词的 3.2 来源于短语或小句的 4 本书的观点和分析视角 4.1 词汇化、语法化、语用化 4.2 分析视角 第二章 会话结构与连词的浮现功能 1 引言 2 连词的浮现功能 2.1 事理上的起因→说话人推断的理由→告知举证 2.2 事理上的后果→说话人推断的结果→告知回应行为 2.3 递进→告知追加信息 2.4 转折→质疑 3 言域用法与话语标记用法 4 影响连词的意义和功能的篇章因素 第三章 讲述行为与时间成分的功能扩展 1 引言 2 故事讲述的多重话语世界 2.1 叙述的不同层次与叙述者职能 2.2 会话中故事讲述的多重话语世界 2.3 叙述行为的切换手段 3 时间成分在故事讲述中的功能 3.1 交代事件背景 3.2 说明事件细节 3.3 转换叙述行为或切换故事情节 3.4 表达讲述者立场 4 元话语属性及其功能浮现 4.1 元话语属性与概念命题义的联系 4.2 话语衔接功能的浮现 4.3 言者立场表达功能的浮现 5 小结 第四章 讲述行为与“再”的功能扩展 1 引言 …… 第五章 讲述行为与“这样”及“这样+语气词”的功能扩展 第六章 讲述行为与“对”的序列结束功能 第七章 回应行为与“哪儿”的立场表达功能 第八章 序列位置与“是吗”的功能扩展 第九章 序列位置与“是吧”的功能扩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