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英文版)/理解中国道路丛书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英文版)/理解中国道路丛书

  • 字数: 14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编者:杨开忠|责编:刘凯琳
  • 商品条码: 97875227055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0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9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 步的重大成果。建设生态文 明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关乎人民幸福的千年大计 ,是中国以人与自然生命共 同体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重大战略理念。中国生态文 明建设对世界和全球性生态 文明建设也作出了历史性贡 献。本书为英文版,以生态 文明思想为遵循和纽带,以 兼具外向型、通俗性、大众 性的语言,向国内外读者介 绍中国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 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与历史意 义,展示真实、立体的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历程和取 得的伟大成就,讲好中国生 态文明故事,并期冀与国际 社会同行专家,共同为建设 清洁美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
作者简介
杨开忠 男,汉族,1962年1月生于湖南省常德市。理学硕士,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实习研究员;1988年,北京大学博士后;1992年,晋升北京大学教授。先后执教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经济学院、政府管理学院。1995年10月至1996年5月,应区域科学之父walter Isard邀请在康奈尔大学从事研究;2001年12月至2002年9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现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秘书长、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长江经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中国经济学奖评奖专家委员会成员,北京市、福建省、山西省、青海省、武汉市、成都市等人民政府顾问或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专家联谊会副理事长、亚洲和平科学联盟创始成员。曾任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规划纲要起草小组成员、全国旅游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国家土地局科技委员会委员、亚洲城市与区域研究会会长。 作为中国区域科学/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推动者,1991年领导创建了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并长期致力于区域科学/区域经济学、区域发展与城镇化研究,先后承担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攻关项目等数十项研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约200篇,出版著作多部;多项重要研究成果被国家和地方中长期决策采纳,为中国区域科学/区域经济学、区域发展与城镇化理论与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录
Ⅰ.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1.The Motives Behind the Ris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2.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ystem 3.People-Centere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4.Principl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Ⅱ.A New Road to Modernization: Modernization Ensures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1.A Modernization That Ensures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2.A Road Prioritizing Ecology and Green Development 3.Upholding and Perfecting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ystem Ⅲ.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conomy 1.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conomy: an Inevitable Choice 2.Making Production Cleaner 3.Mak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re Valuable Ⅳ.Safeguarding Ecological Security 1.Continuously Strengthening Ecological Security 2.Drawing Strict \"Redlines for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3.Intensifying the Efforts in Eco-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4.Innovations in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5.Winning a Determined Battle to Prevent and Control Pollution Ⅴ.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Territorial Space 1.Territorial Space Layout Optimization, An Inevitable Result of Historical Progress 2.Territorial Space Layout Optimization, Targeting at Fulfilling the Chinese Dream 3.Laying a Found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Practices and Innovations in Territorial Space Layout Optimization Ⅵ.Jointly Building a Shared Future for Humans and Nature 1.Rich Implications of Jointly Building a Shared Future for Humans and Nature 2.Explorations for Jointly Building a Shared Future for Humans and Nature 3.Chinese Experience in Jointly Building a Shared Future for Humans and Nature Postscript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