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城乡接合部疏解治理研究(基于空间社会学视角)/社会风险与社会建设丛书

城乡接合部疏解治理研究(基于空间社会学视角)/社会风险与社会建设丛书

  • 字数: 239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翟慧杰|责编:田文
  • 商品条码: 978752270640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3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空间社会学理论 为视角,采取理论研究与实 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 疏解非首都功能过程中城乡 接合部的治理问题,即从静 态之社会样态与动态之空间 实践两个层次的互构入手, 深入剖析空间疏解治理过程 中城乡接合部各相关利益主 体,即基层管理者空间权力 实践、流动人口空间维存、 本地村民空间维权的互动博 弈;分析城乡接合部空间重 构过程中的不平等与不公正 现象,进而为科学合理地疏 解非首都功能、维护不同类 型的社会群体享有相对公平 的空间权益提出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翟慧杰,女,河南兰考人,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中欧应急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治理、应急管理、风险治理。在《行政管理改革》《学习时报》等报刊发表多篇论文;参与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参编《中国社会治理创新之路》等多部著作。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 研究对象与理论工具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 城乡接合部概念的相关研究 二 城乡接合部治理研究:宏观视角 三 城乡接合部治理研究:微观视角 四 简要评价 第三节 技术路线、基本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 技术路线 二 基本结构 三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于空间社会学理论的城乡接合部治理研究框架 第一节 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适用性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空间思想 二 空间维存:“城市生态学派”的思想内核 三 空间权利融入城市社会学的萌芽阶段 四 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聚焦空间权利 五 后现代语境中的空间阐释:以福柯、苏贾为代表 六 空间社会学理论的适用性 第二节 分析框架:空间权力与空间权利的多元互动博弈 一 框架的基本内容 二 相关治理主体分析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运用 一 界定空间治理场域 二 描述场域的多元主体以及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 三 剖析多元主体之间的博弈策略 第三章 空间疏解治理场域分析——以C镇A村为例 第一节 C镇A村的空间形态 一 C镇空间的演变 二 A村空间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疏解要求及C镇A村基本情况 一 空间疏解的基本要求 二 C镇A村空间疏解基本情况 第三节 C镇A村空间疏解治理的瓶颈 一 空间生产不足:基本公共服务缺位 二 空间集体消费不均衡:村委会治理难 三 空间改变不理想:村民居住空间没改善,“瓦片经济”减少 四 空间分配不合理: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与人口疏解相矛盾 第四章 任务导向:基层管理者空间疏解治理的权力技术 第一节 基层管理者空间疏解的背景 一 国家的空间调控政策:空间的排斥与包容 二 政府分类控制的常用方法 第二节 基层管理者空间疏解的组织体系与任务分解 一 A村空间疏解的政策法律依据 二 空间疏解整治机构:综合整治指挥部 三 A村空间疏解的任务分工及实施阶段 第三节 基层管理者空间疏解任务的落实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