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李嘉图经济学理论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

李嘉图经济学理论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

  • 字数: 253
  • 出版社: 南京大学
  • 作者: 刘钊|责编:李博|总主编:张一兵
  • 商品条码: 97873052405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9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以深入解读马克思的文本为基础,以客观的历史语境和思想史的发展为坐标,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视域中展开研究。本书力图通过系统考察马克思对李嘉图经济学理论从拒斥到接受,再到批判,直至超越和扬弃的理论认知过程,挖掘其认知转变背后的深层理论逻辑运演,以及这一过程对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生成与深化的重要影响,从而帮助我们获得对马克思哲学以及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本质的更为准确、更为深入的理解。
作者简介
刘钊,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中共杭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政治学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目录
导言 001 一、李嘉图:古典经济学领域中最深刻最彻底的唯物主义者001 二、学界对马克思与李嘉图之学术关系的不同理解010 三、本书需厘清的几个重要研究节点及工作目标016 第一章 巴黎时期马克思对李嘉图经济学思想的哲学拒斥024 第一节 马克思对李嘉图经济学的初次接触与简单拒斥025 一、初涉李嘉图经济学时的批判逻辑026 二、对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简单化解读与哲学拒斥030 第二节 马克思对李嘉图经济学的关注及对其自身哲学思想的影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二、第三手稿的解读040 一、《穆勒评注》对马克思理解李嘉图学说有什么影响?041 二、李嘉图在人的异化道路上比斯密走得更远046 三、立足于客观现实的理论逻辑的不断伸展055 第三节 抽象人本主义方法论限制了马克思对李嘉图经济学哲学价值的有效吸收059 一、同时期英国李嘉图式社会主义经济学家的理论水平060 二、抽象人本主义与社会唯物主义两种不同的解读路径071 第二章 对劳动价值论解读视角的逐步转换:为科学解读李嘉图经济学做理论准备的时期077 第一节 人性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僵硬对接1:以《神圣家族》为例078 一、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批判视角的微妙变化080 二、人性论的理论逻辑与劳动价值论的外在互动083 第二节 人性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僵硬对接2:以《评李斯特》为例086 一、何种意义上的交换价值?087 二、对劳动价值论理解的滞后并未阻止马克思客观现实逻辑的发展093 第三节 徘徊于斯密的经济学视域及其所带来的哲学影响098 一、“分工”与“交往”:基于斯密经济学意义上的理解099 二、无法正确区分斯密和李嘉图对马克思思想发展带来的遗憾106 第三章 经济学上对李嘉图学说的正面接受及社会历史观上的初步扬弃113 第一节 《哲学的贫困》中对李嘉图经济学的正面接受及其哲学意义114 一、在经济学上对李嘉图经济学的充分肯定115 二、运用李嘉图经济学对蒲鲁东经济学的批判123 三、在对李嘉图经济学的理解上推进对社会生产关系的理解137 第二节 在经济学上尚不能超越李嘉图学说所带来的哲学影响143 一、在缺乏剩余价值概念的前提下,马克思无法超越李嘉图劳动价值论144 二、马克思此时生产关系概念的真实内涵147 第三节 《雇佣劳动与资本》在经济学和哲学双重维度上的推进151 一、关于雇佣劳动与资本之间对抗性关系更为深入的解读152 二、在剩余价值问题上的初步探索159 第四章 马克思对李嘉图经济学的经济学批判及其在社会历史观维度的意义165 第一节 《伦敦笔记》:马克思对李嘉图经济学的最初怀疑166 一、对李嘉图货币数量论从追随到批判的认识转变168 二、对李嘉图地租理论从接受到推翻的认识转变173 三、对李嘉图价值理论从理解到超越的认识转变176 第二节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对李嘉图经济学的经济学批判与超越181 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为批判李嘉图经济学提供了方法论基础182 二、对李嘉图货币理论和资本理论的批判与超越188 三、从剩余价值角度对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超越204 第三节 对李嘉图经济学的批判与超越推动了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的深化与发展212 一、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解愈加具有历史性213 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批判愈加深刻220 第五章 《资本论》中马克思对李嘉图经济学的全面审视及其哲学意义225 第一节 在经济学维度对李嘉图经济学的全面剖析226 一、对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全面剖析226 二、对李嘉图地租理论的全面剖析233 三、对李嘉图剩余价值理论的全面剖析240 第二节 马克思批判李嘉图经济学的方法论视角解析247 一、基于唯物主义历史发生学的社会关系视角248 二、基于内在矛盾发展的历史批判视角255 结束语 李嘉图对马克思为何重要?261 附录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革命变革及其当代意义264 二、试析望月清司对马克思“共同体”和“社会”概念的解读279 参考文献29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