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本土文化的他者:浮叶女的底层叙事

本土文化的他者:浮叶女的底层叙事

  • 字数: 563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严静|责编:李明锋//胡庆英
  • 商品条码: 978752280823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56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在社会性别视角下 ,描绘了一个移民村落在两 百多年的迁移历程里生动活 泼的生存图景,采用吉登斯 的结构二重性理论分析流动 族群的文化变迁规律,探讨 原生地和迁移地双重文化碰 撞中女性族群迁移后的文化 适应和文化融合,展示流动 族群中的女性成员如何通过 多元化的性别实践,融合和 重塑具有文化特质的生存空 间。从迁移的历史谱系可以 看出,浮叶族群建构了从“ 边缘-他者-客人”到“中心-我 者-主人”的话语政治。妇女 的性别实践促使移民文化从 边缘回归中心,并实现了性 别化的自我认同与再生产。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采 用口述史方法,记录了流动 女性族群最直接的感触与体 会,用“女人自己的声音”进 行底层叙事,是记载和传承 妇女史的“活材料”。通过自 下而上的厚描述,呈现口述 记忆的价值,认同女性主义 的价值理念,以此鲜明呈现 浮叶女的性别特征,多维度 展现她们立体化的生存图景 ,探寻浮叶族群迁移的历史 谱系和文化变迁轨迹。本书 语言生动,可读性强,兼具 史料、方法与政治的多重价 值。
作者简介
严静,福建省漳州市人。先后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厦门大学,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方向为女性社会学。现在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任教、硕士生导师,兼任福建省妇女理论研究会理事、福建省和谐社会研究会理事。 在普通本科院校从事多年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在厦门大学做访问学者。在《福建行政学院学报》担任多年的责任编辑,独立主持公共行政、社会与文化两个栏目。具有社会学、女性学、人口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背景。独立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省级课题研究,至今在《妇女研究论丛》《中国青年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东南学术》等核心期刊和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独立撰写的《身体的自我规训与抗争表达——对阿玲就业流动经历的性别解读》获得第三届中国妇女研究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目录
第一章 口述史与女性叙事 第一节 口述史的学术价值 第二节 相关文献的综述 第三节 口述史与妇女口述史 第二章 浮叶村:他乡漂来的村落 第一节 遥望历史:浮叶村的由来 第二节 还看今朝:浮叶村的现在 第三章 浮叶女对原生地文化的沿袭 第一节 原生地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第二节 浮叶女族群迁移的经验及文化认同的强化 第三节 对原生地文化沿袭的生活经验 第四章 浮叶女对于本土文化的吸纳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本土化 第二节 浮叶女的民间信仰 第三节 相亲仪式与婚配模式 第四节 对于土葬的原生性幻想 第五节 巫术和灵媒 第六节 神秘的库拉圈 第七节 重男轻女的根深蒂固 第五章 浮叶女对村庄文化的塑造 第一节 海上丝绸之路上活跃的生存者 第二节 就业流动中的性别分工与夫妻关系重塑 第三节 攀比与竞争的游戏规则 第四节 维护婚姻的集体动员与关系话语 第五节 父系家族的代际传承与儿女间分化的赡养逻辑 第六章 沉默的未央语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第二节 开创底层叙事的记忆次文体 附录1 南日岛志 附录2 南日山记 附录3 南日108乡村落统计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