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为学而评:本科教育中的课程学习评价/山西大学建校120周年学术文库

为学而评:本科教育中的课程学习评价/山西大学建校120周年学术文库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郭芳芳
  • 商品条码: 97871002099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4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使用全国抽样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数据,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地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探究了我国本科教育中课程学习评价与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业成果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了不同课程学习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不同课程学习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业成果的影响,并且分群体分析了不同课程学习评价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业成果,明确了什么样的课程学习评价更适合什么样的学生群体,为高校进行本科生的教学与评价改革提供了借鉴和方案。
作者简介
郭芳芳,教育学博士,山西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山西省青年三晋英才,山西省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美国密歇根大学和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评价和绩效评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青年课题和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课题等多项。发表CSSCI 收录期刊论文22篇、SSCI收录期刊一区论文1篇,其中4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全文转载,4 篇被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荣获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和二等奖1次,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次,省百部篇工程二等奖2次。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学生学习理念的变迁 第二节 学生学习质量观的诉求 第三节 课程学习评价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 本科教育中课程学习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第一节 课程学习评价研究与实践的发展情境 第二节 课程学习评价研究与实践的历史变迁 第三节 课程学习评价研究与实践的范式 第四节 课程学习评价的概念类型 第二章 多学科视角下的课程学习评价 第一节 哲学视角 第二节 社会学视角 第三节 政治学视角 第四节 教育学视角 第三章 课程学习评价与教学、学习的关系 第一节 课程学习评价与教育教学 第二节 课程学习评价与学生学习 第三节 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业成果的模型 第四章 我国本科教育中课程学习评价的影响机制模型 第一节 模型解释和研究问题 第二节 调查工具和数据收集 第三节 数据准备和分析方法 第五章 基于全国数据分析课程学习评价与学生学习的关系 第一节 学生对课程学习评价认识的描述统计结果 第二节 “课程学习评价影响机制模型”的检验与分析 第三节 课程学习评价的具体要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第四节 课程学习评价与学生学习的关系 第六章 基于院校类型分析课程学习评价与学生学习的关系 第一节 三类院校中学生对课程学习评价的认识分析 第二节 “课程学习评价影响机制模型”在三类院校中的对比 第三节 课程学习评价的具体要素对三类院校学生学习的影响 第四节 课程学习评价与三类院校中学生学习的关系 第七章 基于学科分析课程学习评价与学生学习的关系 第一节 不同学科学生对课程学习评价的认识分析 第二节 “课程学习评价影响机制模型”在不同学科中的对比 第三节 课程学习评价的具体要素对四类学科学生学习的影响 第四节 课程学习评价与不同学科学生学习的关系 第八章 基于年级分析课程学习评价与学生学习的关系 第一节 不同年级学生对课程学习评价的认识分析 第二节 “课程学习评价影响机制模型”在不同年级中的对比 第三节 课程学习评价的具体要素对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的影响 第四节 课程学习评价与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的关系 第九章 课程学习评价:为学而评 第一节 本科教育中的课程学习评价能否促进学生的学习 第二节 本科教育中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路径 第三节 本书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变量的测量指标和具体题项 附录二 相关矩阵数据文件 附录三 学生感知和理解的不同课程学习评价情境的描述统计结果 附录四 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中的配对参数比较结果 附录五 不同群组多元回归模型中同一评价情境系数比较结果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