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互动研究

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互动研究

  • 字数: 205
  • 出版社: 中国财经
  • 作者: 张建忠|责编:张晓丽
  • 商品条码: 97875223154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0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资料的收集和 整理,梳理山西省非物质文 化遗产时空分布的图谱脉络 ,总结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历史文化价值、旅游利 用价值。通过资料的收集和 整理,厘清晋中文化生态保 护实验区的文化生态发展的 历史脉络,总结晋中文化生 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旅游 利用价值。从互动的动力因 素、互动行为等角度进行文 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利用的研 究。从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 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 化”利用中,凝练晋中特色 ,构建晋中文化生态保护与 旅游“活态化”利用模式,提 出促进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 利用良性互动的晋中模式。 结合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 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分布 等情况,构建晋中文化旅游 特色小镇创新途径。
作者简介
张建忠,山西省汾阳市人,晋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学术带头人,硕士生导师,旅游管理博士,中科院博士后。主要从事文化遗产旅游、晋商文化的教学和研究。目前已经主持过山西省软科学等6项省级重点课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第一参与),参与省级课题2项(第一参与);先后获得山西省社科联“百部篇”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等奖励3次,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优秀奖1次。主编、参编《旅游电子商务》( 规划教材)、《旅游学概论》、《旅游文化学》等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在《地理研究》《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CSSCI核心刊物发表文章10多篇,并有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管理》全文转载。作为国家高级旅游咨询师,从2003年以来,多次担任山西省导游考试面试考官。作为专家,多次参与晋中市旅游规划项目的评审工作。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有:校级重点建设课程“旅游学概论”;校级精品课程“旅游学概论”;山西省特色专业“旅游管理”;山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项目”。获得晋中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方法 1.4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本书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辩证关系 2.4 遗产体验旅游理论 2.5 遗产活化理论 第3章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思路及保护原则 3.1 “文化生态”系统观 3.2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3.3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基本思路 3.4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基本原则 第4章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利用价值 4.1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4.2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分布情况 4.3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状况及其规律性 4.4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旅游价值 第5章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及其机制 5.1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5.2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原则 5.3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就 5.4 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体系 第6章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价值及时空分布 6.1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6.2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及旅游价值 6.3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征 第7章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策略 7.1 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理念、原则 7.2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模式 7.3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典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案例 7.4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信息化建设策略 7.5 科技创新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晋中灵石静升古镇文化旅游小镇建设 第8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国家级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内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附录2 榆次区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