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后殖民批评的反对派研究

中国后殖民批评的反对派研究

  • 字数: 219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贺玉高|责编:郭晓鸿
  • 商品条码: 97875227091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0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对中国后殖民批评的研 究绝大多数是站在反对和批 判的立场上进行的,而这些 立场本身却较少被反思与相 对化。本书结合中国后殖民 批评的具体事件和议题梳理 论争多方的代表性人物及其 观点,探讨了反对方指责中 国后殖民批评的民族主义问 题、二元对立问题、政治经 济学问题和知识分子伦理问 题等。本书以“现代性”问题 是贯穿本书一系列议题的红 线,在研究中力图超越中国 近代思想史的“中国/西方 ,传统/现代”的二元模式 ,在对中国后殖民问题的研 究方法和深度方面都有较大 推进。
作者简介
贺玉高,男,河南洛阳人,1975年3月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纽约大学访问学者,现为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文艺理论研究、教学及批评实践,现为中国文联文艺批评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艺批评家协会理事。在《读书》《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在SPRINGER,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著作、译著数部,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后殖民批评的反对派研究》。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中国后殖民批评的背景及其不同形象 第一节 中国后殖民批评兴起的西方思想背景 第二节 不同人眼中的中国后殖民批评 第三节 中国后殖民批评的具体议题 第二章 作为原罪与终极判词的民族主义(上) 第一节 终极判词 第二节 批评者眼中的“民族主义” 第三节 现代启蒙话语框架中的“民族主义” 第四节 世界“民族主义”研究的现代主义传统及其他模式 第三章 作为原罪与终极判词的民族主义(下) 第一节 世界范围内民族主义的历史概况与分类 第二节 善良的民族主义与邪恶的民族主义? 第三节 民族主义与现代性关系再思考 第四节 后殖民主义的民族主义论争:已有的超越与未解决的问题 第四章 新启蒙批评的盲区:以“国民性”论争为例 第一节 《收获》风波中的“国民性”论争 第二节 刘禾的“国民性批判”反思及论战 第三节 整体误读与中国“新启蒙”的征候 第四节 超越二元对立思维 第五章 “新左翼”视野中的中国后殖民批评 第一节 后殖民主义的左翼渊源 第二节 “缺少政治经济学的临门一脚” 第三节 民族主义与知识分子伦理批判 第四节 现代化意识形态的补充物 第五节 含混的超越:新左翼话语反思 第六章 中国后殖民论争中的知识分子伦理问题 第一节 依附权力? 第二节 对外不对内? 第三节 排斥普遍性与超越性 第四节 反对现代化? 第五节 知识分子伦理本身的反思:以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论》为例 第六节 心志伦理与浪漫主义文化批判 第七节 未解的难题:知识分子的定位与使命 第七章 其他批评观点及学术性评价 第一节 后殖民批评家的后殖民心态 第二节 反本质主义者的本质主义立场 第三节 错位的批评 第四节 技术性或学术性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