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图像的意涵(明代人物画研究三题)

图像的意涵(明代人物画研究三题)

  • 字数: 207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刘德宾
  • 商品条码: 978751614907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5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刘德宾著的《图像的意涵(明代人物画研究三 题)》将明代人物画置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中进行考察 ,以三篇研究专论分别检讨明代早、中、晚期具有代 表性的人物画家及相关作品。 作者重点考察了明代社会环境与人物画的互动关 系,从历史、民俗、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汲取有 效的研究资源,力求将明代人物画置于人文学科的广 泛视野中进行交叉性、综合性审视,尝试以情境分析 与图像学考证的较高眼界,观照美术现象、析辨时代 源流,多面向思维,努力针对具体讨论对象采取恰切 考察方式,以期寻绎美术史研究的创新性手段与有效 范式。 作者在研究中紧扣时代、社会与思潮的发展脉络 ,广征博引,以丰富翔实的文献与图像资料,通过史 、论结合的写作手法,为检视和解析明代人物画的主 题、风格与世态人心的内在逻辑,勾勒出一组生动别 致的画幅。
作者简介
刘德宾,男,汉族,1978年9月出生,山东德州人,中共党员。本科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研究生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国画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画理论与创作、中国美术史。中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各级展览并获奖;主持或参与完成各级科研项目多项;在《美苑》、《艺术研究》、《艺术探索》、《美术教育研究》、《美术界》等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序 绪论 第一篇 艺术与信仰:商喜《关羽擒将图》与15世纪的关公崇拜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明前期宫廷绘画与商喜的《关羽擒将图》 第三节 15世纪的关羽崇拜及其造型 第四节 “小传统”与政治情境:商喜的艺术策略 第五节 结论:文化分层、政治身份与艺术样式 第二篇 《伏生授经图》:明中期人物画与“新儒学”思潮互动关系研究(1450—1600) 第一节 研究史回顾与本篇写作旨趣 第二节 杜堇与《伏生授经图》解读 第三节 明中期的“新儒学”思潮与文化情境 第四节 复本回源:王阳明对“圣学”的承继与杜堇的创作旨趣 第五节 “经世”与复古:明中期人物画的时代意涵与意义纲络 第六节 结论 第三篇 图像、性情与观看:陈洪绶的《斗草图》及其女性主义意识 第一节 前言:相关研究现况与本篇作旨 第二节 珠玑满斗:《斗草图》与“斗百草” 第三节 “乱世之出处”:晚明社会变局与审美风尚概观 第四节 “斗草”争奇:陈洪绶作品中的女性观看与女性主义意识 第五节 余论:图像——境遇与心理的互动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