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使命与治理(一家基金会理事会的故事)

使命与治理(一家基金会理事会的故事)

  • 字数: 157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李光//黄英男|
  • 商品条码: 978752280642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8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南都公益基金会作为国 内较为领先的基金会,在推 动中国公益行业基础设施建 设、理念、人才等多个维度 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基金 会治理的重要环节,南都基 金会的理事会在方向选择、 战略规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理事会会议过程中的民 主参与、理事会秘书处全员 投入、围绕事业直面争论, 一直为业界与学界好奇而又 不得。本书以机构的三次重 大战略转型为纲,全面还原 和呈现基金会理事会治理的 过程,同时对南都基金会的 治理经验进行全面总结。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南都前传:殊途同归的发起人 “非公募基金会肩负着第三部门的希望” “庆治,你要办的基金会可以提前启动了” 周庆治的朋友们:“要拿出一些钱还给社会” “使更多民间组织快速发展起来” 理论映照 行思回顾 中国NPO治理现状和展望:从英雄时代到制度时代(徐永光) 第二章 打造第二个“希望工程”:第一次战略规划 从“我不同意”中启航的理事会 从农村儿童到流动儿童,转型社会的教育难题 出人意料,200万资助乏人问津 新公民学校变成“黑洞”? 理论映照 第三章 新公民计划:理想与效率的碰撞 “新公民计划不是希望工程” “永光要做,我也就迁就了,让他先试试看” “你骂他我心里很难受,你不如骂我程玉” “可行性报告”,还是“可行的报告”? 理论映照 行思回顾 新公民学校项目反思(程玉) 第四章 回应公益行业的关键需求:第二次战略规划 打破理事会僵局,“南都必须做个战略调整了” “在推动民间组织发展中扮演助推器的角色” “如果让我自己科学打分,50分都不到” 南都再出发——“怎么选择似乎很清楚了” 理论映照 第五章 银杏伙伴:分拆上市,还是分家独立? “草根也是精英,要给这些人实实在在的支持” 投资于人——“中国公益人终于有这样的一天了!” “放飞银杏”另有隐情 “要是按照永光说的那样发展,死路一条” 理论映照 第六章 聚焦社会创新的规模效应:第三次战略规划 “整个基金会,包括我们理事会,也说不清楚” “周总对这个战略其实很不满意” “找到了兴奋点,有了当年做希望工程的感觉” “总得有人批评,总得有人说好话,总得有人折衷” 理论映照 行思回顾 在南都公益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周庆治) 第七章 中国好公益平台: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你现在是不是对南都有深深的危机感?” “不是组织的规模化,而是影响力的规模化” “搁置争议”,“不妨花一两年时间,让团队深入下去” “回到我们的原点、使命与抱负” 理论映照 附录1 南都基金会历届理事会成员及秘书处负责人名录 附录2 南都基金会理事会、专门委员会、秘书处构架图及职能介绍 附录3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会工作制度 后记 使命是个好东西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