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国控辩协商新论

我国控辩协商新论

  • 字数: 190
  • 出版社: 法律
  • 作者: 吴思远
  • 商品条码: 9787519770020
  • 版次: 1
  • 页数: 246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聚焦我国控辩协商的新发展,系统研究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控辩协商的演变逻辑、实践样态、立论基础等重要问题,为推动控辩协商制度化与理性化提供了创新性的理论框架。结合多元社会科学方法与学科知识,本书尝试跳出当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的局限,从程序之外、于程序之上研究程序,为学界提供了研究制度的全新思路。本书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控辩协商”核心内涵的阐释与剖析,有助于深化对我国控辩协商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认识,提高对中国特色刑事诉讼制度的整体理解和动态把握。
作者简介
吴思远,女,上海人,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司法制度,在《法学》《当代法学》《中国刑事法杂志》《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参编《证据法学》《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案例与图表)》《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保障机制的基本问题》等著作与教材多部。主持省部级课题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
目录
\"目录 导  论 一、研究背景 / 001 二、研究现状 / 006 三、研究思路 / 021 四、研究方法 / 026 第一章 控辩协商的本土演化:反思“权力主导”的路径依赖 一、问题的提出 / 030 二、历时性回顾:我国控辩协商的变迁历程 / 033 三、渐进式变迁:我国控辩协商的演变逻辑 / 040 四、“权力主导”:我国控辩协商的路径依赖 / 047 五、“权利关照”:认罪认罚从宽的改革路径 / 053 第二章 控辩协商的演进逻辑:与德国协商程序的比较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 064 二、从“法外程序”到“法内程序”的演进历程 / 066 三、刑事协商程序作为“法内程序”的未决争议 / 071 四、对德国刑事协商演进逻辑的反思 / 075 五、对我国控辩协商演进逻辑的启示 / 079 第三章 控辩协商的价值立场:与美国辩诉交易的比较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 083 二、效率作为辩诉交易改革的价值取向 / 086 三、效率作为辩诉交易制度的本质偏好 / 094 四、反思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价值立场 / 100 五、重构我国控辩协商改革的价值立场 / 103 第四章 控辩协商的理论基础:“权力—权利交互说”的展开 一、问题的提出 / 114 二、控辩协商的制度性障碍 / 117 三、控辩协商的正当性困境 / 127 四、“权力—权利交互说”的提出与论证 / 132 五、“权力—权利交互说”的适用与展望 / 142 第五章 控辩协商的中国模式:由“确认核准模式”转向“商谈审查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 149 二、“确认核准模式”的主要特征 / 152 三、“确认核准模式”的现实困境 / 159 四、“商谈审查模式”的宏观设想 / 165 五、“商谈审查模式”的微观设计 / 171 第六章 控辩协商的司法控制:以自愿性审查规则为核心视角 一、问题的提出 / 183 二、“以裁判者为中心”审查规则的实践困境 / 186 三、“以裁判者为中心”审查规则的理论缺陷 / 192 四、“以被告人为中心”审查规则之判断标准 / 199 五、“以被告人为中心”审查规则之实现机制 / 208 结  论 / 220 参考文献 / 225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