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口寿命增长与均等化研究

人口寿命增长与均等化研究

  • 字数: 179
  •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 作者: 张震|责编:吴韧彦
  • 商品条码: 978754732047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0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面上项目“中国人口寿命 不均等的变化趋势、影响因 素及对策研究”(71473044 )的部分成果。伴随着世界 各国人口预期寿命的不断提 高,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问 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社会成员能在多大程度上公 平地分享寿命延长的成果? 这就是人口寿命均等的问题 。本书旨在深入研究中国人 口寿命均等的变化历程,利 用中国人口普查资料和世界 人口死亡率及经济发展的相 关数据,考察20世纪50年 代以来中国人口寿命改善的 历程、特征及影响因素,并 探讨相关的政策启示。过去 70多年,中国在预期寿命和 寿命均等方面,实现了相对 于经济水平的超前发展,并 在有限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 ,达成了促进健康、保证健 康公平的双目标。本书梳理 了中国在人口寿命增长和均 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先进经 验,并为今后社会政策的制 定和调整提供了理论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与定义 1.2 寿命均等的内在价值 1.3 寿命均等的工具价值 1.4 人口不确定性与寿命不均等 1.4.1 社会学基础 1.4.2 人口学机制 1.4.3 人口异质性 1.5 寿命均等的政策启示 第二章 寿命不均等的度量 2.1 健康和寿命公平的目标 2.2 寿命不均等的度量指标 2.2.1 死亡导致的寿命损失 2.2.2 其他寿命不均等指标 2.3 临界年龄:寿命不均等变化的关键 第三章 中国人口死亡率数据调整 3.1 以往的死亡率数据调整 3.2 二维死亡率模型 3.2.1 模型构造的适用性 3.2.2 经验系数的差异 3.2.3 拟合效果的比较 3.3 小结 第四章 中国人口死亡率转变历程 4.1 历史视野中的中国人口死亡率转变 4.2 中国人口死亡率转变的原因 4.2.1 医疗技术 4.2.2 经济增长 4.2.3 公共卫生 4.2.4 教育 4.2.5 多策略组合的选择 4.3 中国人口死亡率下降的原因 4.3.1 公共卫生的集体主义逻辑 4.3.2 基于全民健康的社会治理 4.4 小结 第五章 人类寿命不均等的演变历程 5.1 预期寿命与寿命不均等的负相关 5.2 前期寿命不均等下降的关键作用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寿命均等化 6.1 数据和方法 6.2 中国预期寿命与寿命不均等的负相关 6.3 中国区域寿命不均等的时空演变 6.3.1 中国各省区市寿命不均等密度函数分布 6.3.2 中国各省区市寿命不均等的地理分布 6.3.3 公共政策与寿命不均等 第七章 中国预期寿命超前发展 7.1 预期寿命的宏观影响因素 7.1.1 经济收入变量对预期寿命的影响 7.1.2 非经济收入变量对预期寿命的影响 7.2 预期寿命对社会经济变量的影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