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变动/国宏智库青年丛书

中国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变动/国宏智库青年丛书

  • 字数: 20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侯燕磊|责编:喻苗
  • 商品条码: 97875203992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2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技术进步偏向是影响要 素收入分配结构的主要因素 之一。在技术进步的同时保 持要素收入分配结构的稳定 ,对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 要。本书立足于我国经济结 构的转型发展期,着重分析 了我国经济在转型发展中的 三个关键问题:一是我国要 素收入分配结构和技术进步 偏向的变动趋势,二是技术 进步偏向与我国要素收入分 配结构的相关趋势,三是影 响我国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和 技术进步偏向的因素及具体 机制。围绕这三个关键问题 ,将研究范围聚焦在1992- 2015年,对我国在转型发 展期的劳动要素收入份额、 资本要素收入份额、政府要 素收入份额进行了修正测算 ,还测算了全国及各省份的 要素替代弹性和技术进步偏 向,对影响我国要素收入分 配结构、技术进步偏向的因 素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进行 了深入研究,最终提出了及 时解决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 ,优化产业内部要素收入分 配结构,提升工资水平和对 外开放水平,进一步优化金 融市场监管制度,在完善劳 动力市场架构、增加企业一 劳动力匹配度的同时提升教 育水平等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侯燕磊,女,1992年生于河南省新乡市,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博士,现就职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货币金融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增长、宏观金融,曾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及专著撰写。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关于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和技术进步偏向的文献综述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二 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变动测度相关文献 三 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影响因素相关文献 四 技术进步偏向测度相关文献 五 技术进步偏向来源相关文献 六 文献述评 第三章 收入分配理论基础 一 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二 萨伊的效用价值论和要素分配论 三 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四 新古典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五 后凯恩斯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六 收入分配各理论述评 第四章 中国要素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动趋势研究 一 基本数据来源 二 要素收入份额修正测算方法 三 估算数据来源及缺失值处理 四 1992-2015年全国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五 1992-2015年省际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六 1992-2015年中国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变动趋势总结 第五章 中国技术进步偏向的测算与分析 一 技术进步偏向的定义再分析 二 要素替代弹性估算理论模型 三 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定义及估算方法 四 数据来源、处理及参数设定 五 1993-2015年全国及省际要素替代弹性的估算结果与技术进步偏向分析 六 1993-2015年全国及省际技术进步偏向时间趋势分析 七 1993-2015年中国的技术进步偏向总结 第六章 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基于全国及代表性省份的经验分析 一 全国的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收入分配结构 二 东部地区代表性省份的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收入分配结构 三 中部地区代表性省份的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收入分配结构 四 西部地区代表性省份的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收入分配结构 五 技术进步偏向对要素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基于中国经验的分析总结 第七章 中国要素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因素与技术进步偏向来源分析 一 选取指标的理论基础 二 具体指标的选取说明 三 数据来源、缺失值处理以及计量方法说明 四 回归过程和结果分析 五 中国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和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机制探析 第八章 结论 一 主要研究结论 二 相关政策启示 三 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