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态环境保护与协同治理机制--来自秦巴山区的实践

生态环境保护与协同治理机制--来自秦巴山区的实践

  • 字数: 300
  • 出版社: 经济科学
  • 作者: 杜永红//潘武军|责编:胡成洁
  • 商品条码: 97875218319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4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秦巴山区 生态环境现状与治理问题, 提出了建立健全“协同治理 法律机制、协同治理运行机 制、协同治理评价机制、协 同治理保障机制”的战略性 应对措施;对于完善秦巴山 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权力运行 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来突破 其治理困境,打破传统治理 模式,规避合作欠缺、碎片 化和事后性缺陷等多方面进 行了深入探讨。该书符合现 代生态环境治理的要求,并 满足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模式 转型和现实政策的需要,为 生态环境治理进入新阶段, 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理 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目录
第一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协同治理理论概述 一、生态环境保护理论概述 二、区域一体化理论概述 三、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理论概述 四、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协同治理概述 五、“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方向和策略 第二章 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治理问题分析 一、秦巴山区生态环境特点与污染及补偿问题 二、秦巴山区生态环境治理现状 三、秦巴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四、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协同治理的制约因素 第三章 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协同治理的紧迫性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危机全球化加速 二、生态环境保护与协同治理的属性 三、生态环境保护与协同治理的发展过程 四、生态环境保护与协同治理的必要性 五、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协同治理的现实需要 六、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协同治理的时代价值 七、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协同治理实践可行性 第四章 秦巴山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协同治理理念 四、以“保护为先”的秦巴山区绿色发展理念 五、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协同治理的区域共同体 六、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协同治理的责任体系 七、秦巴山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协同治理的战略规划 第五章 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协同治理法律机制 一、生态环境保护与协同治理法治化现状与问题 二、加强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是生态环境保护支撑 三、生态环境保护与协同治理法治化建设思路 四、“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与协同治理法治化建设规划一 五、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协同治理法律模式 六、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协同治理法律体系 七、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协同治理法律运行机制 第六章 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协同治理运行机制 一、构建秦巴山区环境协同治理运行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二、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存在的困境 三、秦巴山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运行机制的总体思路 四、改革秦巴山区环境跨区域污染治理利益机制 五、建设秦巴山区污染治理高效互动机制 六、建立秦巴山区统一联动的环境协同治理沟通机制 七、建立秦巴山区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协商机制 八、搭建秦巴山区监测预警环境协同治理信息机制 九、推广秦巴山区政府购买环境协同治理财政机制 十、推进秦巴山区产业升级的环境协同治理规划机制 十一、实现秦巴山区常态问责的协同治理评估机制 第七章 秦巴山区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机制 一、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 二、林木资源环境承载力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