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毕达哥拉斯文体(述学文体的革新与创造)(精)/中国当代文艺学话语建构丛书

毕达哥拉斯文体(述学文体的革新与创造)(精)/中国当代文艺学话语建构丛书

  • 字数: 353
  •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
  • 作者: 吴子林|责编:任晓燕|总主编:吴子林
  • 商品条码: 978751785112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6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毕达哥拉斯文体”是 未来述学文体之“预流”, 它力图站到精神领域的最 前沿,通过中西古今的会 通,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 ;其所揭示的“真理”表现 出不确定性和未完成性, 这一双重特点同样铭刻在 我们的生活结构之中,堪 称理智诚实的标志。 本书作者通过东西文 化的交流互鉴、现代哲学 的思想镜鉴、述学文体的 革新创造、汉语写作的世 纪难题等四个部分,对“ 毕达哥拉斯文体”革新与 创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作者简介
吴子林,福建连城人,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学评论》编审,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巴赫金研究分会秘书长、叙事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文论、文学基本理论、中西比较诗学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研究与批评,著有《自律与他律——中国现当代文学论争中的理论问题》(合著)《经典再生产——金圣叹小说评点的文化透视》《中西文论识略》等作品多部;另编著《艺术终结论》十余部,诗歌散文随笔若干;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小说评论》《文艺争鸣》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有40余篇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复印、转载。
目录
第一辑 东西文化的交流互鉴 第一章 “我们可以求助于美学吗?”——中国美学的合法性问题新解 第一节 中国哲学“合法性”的判断标准 第二节 哲学/美学的形式规范化问题 第三节 中西哲学/美学的融合 第二章 “我们需要概念吗?”——构建当代话语体系之思 第一节 概念:语言之殇 第二节 逻辑:思维的点金术 第三节 体系:凝固的秩序 第四节 语言:可能的世界 第三章 “文化交往或对话可能吗?”——论东西文化的和合创生 第一节 对话语言的困境 第二节 思维方式的译解 第三节 美学秩序的意义 第四节 中西文化的融合 第二辑 现代哲学的思想镜鉴 第四章 “格言中的体系”——尼采的“反哲学”及其写作 第一节 尼采反苏格拉底 第二节 尼采的“第三只耳朵” 第三节 “哲学是艺术创造的形式” 第四节 “语境化”结构方式 第五章 “哲学应当作诗来写”——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及其写作 第一节 “世界的耳朵” 第二节 “一场与语言的搏斗” 第三节 “想象一种生活形式” 第六章 “语言在说话”——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语言观及其写作 第一节 “倾听古老的道说” 第二节 “语言在说话” 第三节 “诗一思合一” 第四节 “进入语言的说中” 第七章 “语言是语言的作品”——布朗肖的“域外思想”及其写作 第一节 “语言的暴力” 第二节 “域外思想” 第三节 “俄耳甫斯的目光” 第四节 “中性写作” 第五节 “语言的作品” 第三辑 述学文体的革新创造 第八章 “毕达哥拉斯文体”——维特根斯坦与钱锺书的对话 第一节 “逻辑不配裁判文艺” 第二节 “黑格尔主义” 第三节 “断片”式写作 第四节 “毕达哥拉斯文体” 第九章 从“论证”到“证悟”——创构“毕达哥拉斯文体”的内在机制 第一节 “永恒的绽放” 第二节 “语言的瘟疫” 第三节 “走出语言” 第四节 “以美启真” 第十章 “投入智慧女神的怀抱”——“毕达哥拉斯文体”的哲思路径 第一节 “对文学的犯罪” 第二节 “我知道什么?”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