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表演性理论:文学与艺术研究的新方向

表演性理论:文学与艺术研究的新方向

  • 字数: 298
  • 出版社: 三联书店
  • 作者: 何成洲|责编:成华
  • 商品条码: 978710807374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09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一个文学与艺术研究的新概念和新理论——“表演性”。目前人文研究的一个主导范式是“历史与文化语境式批评”,这一范式在近40年当中渗透到了人文研究的方方面面,在推动了全球人文进步的同时,也渐渐由于方法论的单一和僵化,成为阻碍学术发展的一个因素。近一些年来,国际学界出现了积极的批评声音,提出要强调文学与艺术的能动性和行动力。正是在借鉴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上,本书提出了“表演性理论”,为当下反思与建构文学与艺术新范式提供一个新的概念和视角。
作者简介
何成洲,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与艺术学院教授、博导,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工程、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现任江苏省比较文学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英美文学与文化、欧美戏剧、比较文学、批评理论。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文学术著作10余部,在国内和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中英文学术论文近百篇。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欧美戏剧理论前沿问题研究”。曾被授予挪威“易卜生奖章”,担任国际易卜生委员会主席。
目录
目 录 前 言 第一部分 表演性与批评范式的转变 第一章 何谓表演性? 第二章 巴特勒与性别表演性理论 第三章 西方文论的表演性转向 第四章 文学的言语行为与事件 第五章 表演与表演性———跨文化戏剧的视角 第二部分 文学的表演性 第六章 表演乡土中国性———莫言与世界文学 第七章 《檀香刑》的乡土叙事、事件性与历史创伤 第八章 动物叙事与政治的 “去事件化”:莫言《生死疲劳》的生态 文化批评 第九章 易卜生、“娜拉事件”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 第十章 作为政治评论的话剧:曹禺剧作中的女性与 “五四”遗产 第十一章 作为事件的世界文学———易卜生和中国现代小说 第十二章 狼神话、环境感伤主义与文化干预:《狼图腾》的生态 政治批评 第十三章 全球在地化、事件与当代北欧生态文学批评 第三部分 表演艺术与艺术的表演性 第十四章 剧场作为一场 “相遇”———冷战时期格洛托夫斯基的世界主义 第十五章 当代中国电影中的跨性别表演与性别政治 第十六章 易装表演与新世纪电视文化 第四部分 跨媒介表演性 第十七章 《红高粱》的电影改编与跨媒介表演性 第十八章 先锋昆曲的主体性、当代性与跨媒介混合 第十九章 跨媒介视野下的中西 “戏剧—小说”研究 征引文献 后 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