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程序正义理论(第二版)(精)/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程序正义理论(第二版)(精)/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陈瑞华
  • 商品条码: 97871002129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看得见的正义”,实质上就是指裁判过程的公平,法律程序的正义。在我们这样一个普遍倾向于看重结果、忽视过程的社会,不仅在法律共同体领域,还应包括更大的公民范围,都有必要重新认识程序,树立程序思维,通过寻求程序的力量,扭转实体本位、程序虚无的趋势。实体和程序双管齐下,法律权威的恢复或可期待。 那么,程序为何重要?程序有着怎样的价值?程序正义价值如何独立于实体结果?程序正义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程序正义理论》一书对此作出了较为全面的回答。本书主要认为,程序正义观念起源于自然正义和正当法律程序;存在绝对工具主义、相对工具主义、程序本位主义、经济效益主义四种程序价值理论模式的分野;程序正义价值有其独立性和构成要素;程序正义可分为对抗性的程序正义和协商性的程序正义等。 程序正义的理论虽然抽象且颇具思辨性,但在作者深入浅出、简洁流畅的文笔之下,本书的可读性非常强,可以作为研习程序正义理论的重要参考书。
作者简介
陈瑞华,男,1967年生人,山东聊城人。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兼任北大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诉讼法、证据法、司法制度和企业合规。独立出版了十余部学术专著,代表作有:《司法体制改革导论》《程序正义理论》《企业合规基本理论》《程序性制裁理论》《论法学研究方法》《刑事审判原理论》《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比较刑事诉讼法》《刑事证据法》《刑事证据法的理论问题》《刑事辩护的理念》。倡导“从经验到理论”的法学研究方法。在程序正义、诉讼构造、程序性制裁、刑事诉讼模式、辩护、证据法、企业合规等诸多领域,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引入了程序正义理论,发展了刑事诉讼构造理论,提出并论证了程序性制裁、合作性司法模式、有效辩护、对物之诉、新法定证据主义等理论问题,对企业合规基本理论做出了开创性研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