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邦芬,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曾任物理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曾任教育部物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物理快报》(Chinese Physics Letters)主编,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加州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8所著名大学客座教授。现任《物理》主编,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Chinese Physics B等5种学术刊物编委,以及多个研究所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发表科学研究论文约100篇,编著书8本,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3项。朱邦芬是研究半导体量子结构物理的著名科学家,他与黄昆确立了半导体超晶格光学声子模式的理论,被国际学术界命名为“黄朱模型”,引起国际上普遍重视。他关注人才培养,是清华大学数理大类首席教授,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专家组成员,“清华学堂”物理班首席教授。曾获教育部第二届“杰出教学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等。
阮东,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2007年起担任物理系副系主任,2016年起担任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副院长,2018年起担任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党工组组长。现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群论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常务理事。曾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管理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三等奖等。
\"
目录
Comments on My Three These
Group Theory and the Vibration of Polyatomic Molecules(学士学位论文,1942年)
Investigations in the Statistical Theory of Superlattices(硕士学位论文,1944年)
On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 in Nuclear Reactions and Coincidence Measurements(博士学位论文,1948年)
杨振宁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期间的学业
杨振宁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及芝加哥大学成绩单
西南联大的人才培养和杨振宁先生的学术起步——代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