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梅兰芳学刊(第六辑)

梅兰芳学刊(第六辑)

  • 字数: 320
  • 出版社: 学苑
  • 作者: 编者:刘祯|责编:潘占伟//范静//王见霞
  • 商品条码: 97875077635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1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1790年开始,以三庆为代表的四大徽班先后进 京,众多名角同城竞技,花雅争胜,形成了深厚丰 富的戏曲人文环境,孕育并催生了被后世誉为“国 剧”“国粹”的京剧艺术。为纪念徽班进京230周年 ,2020年10月24日—25日,由梅兰芳纪念馆、中共 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主办的“徽班进京与新世纪 京剧发展学术研讨会”。《梅兰芳学刊》(第六辑 )是对此次研讨会论文的辑录,共收录论文24篇, 约32万字,图片约30幅。此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全 国各地的近50位专家学者,围绕“徽班进京与京剧 艺术的形成”“清代宫廷演剧与京剧艺术”“新时 期文艺政策与北京京剧艺术的发展”“京剧发展与 首都文化中心构建”“当代京剧传承与发展的历史 经验、问题及其对策”“21世纪京剧艺术的现状与 未来”“海内外京剧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梅兰芳 表演艺术本体研究”“梅兰芳与京剧艺术的跨文化 传播”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这些研究 和论文体现了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拓展了京剧 研究的范围。
目录
两句老话 ——“花雅之争”和“四大徽班进京” 徽班进京与早期京剧的成熟 “徽班”演进之轨迹 金芝先生与程长庚研究 进京徽班的扬、苏二府籍主要演员及擅演剧目 同光前后三庆班演出昆曲折子戏考述 京胡与京剧 清廷对于戏剧活动的管控 与民同乐及骋才御下 ——康熙帝的戏曲理念及影响 从清代宫廷对京剧剧本的改编看雅俗文化的合流 清内府抄本《狮吼记》及与早期京剧相关演出叙录 施公案系列京剧武戏及整理出版 民国前期京剧论著专书的新特点和提要评介 富连成社和伶工学社的京剧教育比较 当代京剧院团建设三题议 京剧表演人才培养的三种模式 新时期文艺政策与北京京剧艺术的发展 不仅仅是歌舞演故事 ——梅兰芳表演艺术的风骨和品格 梅兰芳关于戏曲表现现代生活的探索 从《大公报》视角解析与考证梅兰芳访苏 ——从张(世麟)派武生传承试论当代武生的发展 试论京剧表演传承的具身特性及内涵 浅谈戏曲类专题片拍摄制作之点滴 浮生漫忆 ——姚宝琏口述人生散记(节选) 《梅兰芳学刊》征稿启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