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批判的限度

批判的限度

  • 字数: 224
  • 出版社: 浙江大学
  • 作者: 范昀|责编:钱济平//谢焕
  • 商品条码: 978730822829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41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传统的文艺研究与当代的文化批评,往往满足于哲学与理论话语的“高空作业”与“概念游戏”,与现实中的伦理与公共生活缺乏有效联系与回应。基于这一令人沮丧的现状,本书致力于在“后批判”的时代语境中,寻求文艺研究对现实生活的真正联系与介入,探索美学思想介入人类良好生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本书由四个板块构成。第1编集中探讨当代文艺美学在回应个体生活与社会现实的面临的困境。第二编重点发掘18世纪思想与文化所能提供的历史启示。在对沙夫茨伯里、卢梭以及莫扎特的考察中,我们能够看到在300年前,人类情感、艺术与那个时代的公共生活紧密联系。第三编着重呈现当代伦理学家在发掘文学的实践智慧以及在当代意义上重建“诗与哲学联盟”过程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第四编则从自身实践的角度来呈现我个人所致力的一种“公共写作”,这种公共性不仅体现在主题意义上,而且也体现在文体意识中。在此我信任韦恩·布斯的判断,修辞即伦理。
作者简介
范昀 宁波镇海人,浙江大学文学博士。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副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2015—2017)。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18世纪美学史与思想史、现当代英美文论与审美思潮等。现已出版专著《追寻真诚:卢梭与审美现代性》《艺术与启蒙:十八世纪欧洲启蒙美学研究》,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第1编 理论的问题:超越批判话语 1 “后批判”浮出水面 2 反抗性话语与当代文论事业 3 德国文化中的深度诱惑 4 超越本真性迷思:论政治感 5 走出乌托邦话语:艺术与现实感 第二编 历史的启示:18世纪的审美文化 1 公共生活中的笑:沙夫茨伯里的幽默论 2 追寻真诚:论卢梭与现代自我认同 3 启蒙的眼泪:论18世纪的情感主义 4 歌剧与启蒙:论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 5 名声与文明:18世纪的景观社会 第三编 当代的方案:20世纪的伦理转向 1 人如何生活:当代英美文论的伦理定位 2 莱昂内尔·特里林:立场之间才是诚实之所 3 韦恩·布斯:文学共导中的友情 4 玛莎·努斯鲍姆:追寻美学的现实感 第四编 批评的实践:历史与现实 1 彼得·沃森:知识融通与人文判断 2 约翰·威廉斯:《奥古斯都》与历史意识 3 约翰·凯里:文化精英的傲慢与偏见 4 玛莎·努斯鲍姆:用爱的力量赢得正义 5 斯维特兰娜·博伊姆:怀旧的未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