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多元治理、财政政策与乡村振兴

多元治理、财政政策与乡村振兴

  • 字数: 161
  • 出版社: 科技文献
  • 作者: 秦聪|责编:李睛
  • 商品条码: 97875189779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2
  • 出版年份: 2021
  • 印次: 1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我国典型政策实践,科学分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上下结合”等多元治理模式的治理效果并深入剖析其作用机理,聚焦内部制度设计和外部制度环境对各模式治理效果的影响,并特别考察财政政策如何在不同治理模式中发挥作用,从而为以“优化多元治理模式、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为推手,最终实现国家善治和乡村振兴提供扎实可靠的理论基础。
目录
目录 第1章导论1 11研究主题1 12基本概念3 13基本内容5 131研究方法 5 132技术路线 5 133主要内容 6 14研究特色与不足 9 第2章文献综述11 21国外研究综述11 211治理11 212乡村治理14 22国内研究综述15 221治理15 222乡村治理16 23小结18 第3章“自上而下”治理模式:省域瞄准19 31政策背景19 32计量策略、数据与变量23 321计量策略23 322数据24 323变量24 33实证结果26 331断点回归有效性检验26 332基准结果27 333稳健性检验29 34机制分析32 341对产业结构的影响33 342对农业产出的影响33 343对农业就业的影响34 344对农民收入的影响35 345对财政金融的影响35 35小结36 第4章“自上而下”治理模式:县域瞄准38 41政策背景39 42计量策略、数据与变量41 421计量策略41 422数据42 423变量43 43实证结果47 431集中连片特困区政策对于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47 432稳健性检验47 433机制分析:集中连片特困区政策的作用途径56 434集中连片特困区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是否具有益贫性59 44小结60 第5章“自下而上”治理模式:农村专业合作组织62 51政策背景67 52理论分析69 521模型框架69 522农户优化问题72 523稳态均衡73 53计量策略、数据与变量75 531计量策略75 532数据77 533变量79 54实证结果84 541倾向得分估计与平衡性检验84 542专业合作组织的增收效应86 543组织制度安排的影响88 544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91 545稳健性检验95 55小结102 第6章“上下融合”治理模式:农村发展扶贫项目104 61政策背景106 62理论分析108 621模型框架108 622农户优化问题109 623市场均衡110 624理论命题111 63计量策略、数据与变量112 631计量策略112 632数据113 633变量116 64实证结果120 641倾向得分估计与平衡性检验120 642农村发展扶贫项目的扶贫成效125 643扶贫方式与资金配套机制的影响127 644村级民主的影响129 645稳健性检验130 65小结133 第7章总结与政策建议135 71“自上而下”治理模式136 72“自下而上”治理模式136 73“上下融合”治理模式137 附录139 参考文献142 多元治理、财政政策与乡村振兴图目录 图目录 图1-1多元治理、财政政策与乡村振兴研究的技术路线5 图3-1断点两侧西部大开发政策对GDP增长率的影响28 图4-1平行趋势检验与动态效应分析50 图4-2随机生成处置组和对照组样本的估计系数分布54 图5-12003—2016年各省农村专业协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及市场化程度和村委会干部数量对农村专业协会增收效应的影响66 图5-2处置组和对照组倾向得分分布86 图5-3随机生成处置组和对照组样本的平均处置效应分布101 图6-1农村发展扶贫项目制定过程107 图6-2处置组和对照组倾向得分分布121 附图1样本匹配前后倾向得分的核密度140 附图2机制分析的动态效应140 附图3益贫性的动态效应141 多元治理、财政政策与乡村振兴表目录 表目录 表3-1西部大开发主要政策汇总22 表3-2数据描述统计分析25 表3-3平衡性检验26 表3-4西部大开发政策对人均GDP增长率的OLS估计27 表3-5西部大开发政策对人均GDP增长率的RD估计28 表3-6安慰剂检验结果29 表3-7剔除边界分段的RD估计30 表3-8西部大开发政策动态效果的RD估计31 表3-9西部大开发政策对县和市辖区人均GDP增长率的RD估计31 表3-10外溢效应32 表3-11西部大开发政策对产业结构影响的RD估计33 表3-12西部大开发政策对农业产出影响的RD估计34 表3-13西部大开发政策对农业就业影响的RD估计34 表3-14西部大开发政策对财政金融影响的RD估计36 表4-1变量的计算方法及其数据来源43 表4-2变量的描述性统计46 表4-3集中连片特困区政策对于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47 表4-4集中连片特困区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逐年影响48 表4-5平衡性检验51 表4-6内生性检验52 表4-7稳健性检验55 表4-8集中连片特困区政策的作用机制57 表4-9集中连片特困区政策对福利水平的影响60 表5-1农村专业协会的基本信息77 表5-2结果变量的统计描述80 表5-3匹配变量的统计描述和倾向得分估计结果81 表5-4匹配样本的平衡性检验85 表5-5农村专业协会对处置组农户人均收入的影响87 表5-6农村专业协会制度安排的影响89 表5-7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92 表5-8稳健性检验:非观测变量影响检验和其他检验96 表5-9稳健性检验:非观测变量影响的模拟检验97 表6-1农村发展扶贫项目的基本信息114 表6-2处置组和对照组农户人均纯收入的描述性统计117 表6-3匹配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倾向得分估计结果118 表6-4匹配样本的平衡性检验122 表6-5农村发展扶贫项目对处置组农户人均纯收入的影响125 表6-6扶贫方式、资金配套机制和村级民主的影响128 表6-7稳健性检验结果131 附表1倾向得分估计及匹配样本的平衡性检验13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