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信赖保护原则的中国化建构

信赖保护原则的中国化建构

  • 字数: 287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胡若溟|责编:马明
  • 商品条码: 978752270795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7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当下信赖保护原则 呈现如下图景:理论学说以 域外法为基础,存在引进目 的与本土需求的断裂。规范 层面,信赖保护条款形成限 制行政权变动既有法律关系 ,以及对法律关系变动给予 补救措施的两阶层构造。实 践中法院倾向将信赖保护认 定为保护权益的审判工具, 形成“信任”与“依赖”两种基 本路径,并主要作为权益保 护得以落实的依据。据此, 本书提出:在中国行政法中 ,信赖保护原则不应具有涵 射整个体系的基本原则地位 ,更适宜被看作一种保护公 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正当权 益的工具,以更加注重权益 实际保护而非限制既有法律 状态变动的方式发挥作用, 进而借助《行政法总则》制 定,实现完全“中国化”。
作者简介
胡若溟,1990年4月生,陕西韩城人,浙江大学法学博士,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兼任浙江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理事。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行政法学研究》《社会主义研究》等CSSCI刊物发表论文数篇。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
目录
引言 一 问题的引出:信赖保护原则在中国行政法中的研究困境 二 研究方向与范围 三 基本命题与论证思路 第一章 信赖保护原则的中国法学理框架: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第一节 中国行政法的时代逻辑与域外法模板选择 一 信赖保护原则进入中国之时的行政法逻辑 二 作为模板的域外法理论:中国大陆学人的选择 第二节 信赖保护原则的目的性引进:权益保护 一 权益保护与法秩序稳定的优先序列 二 保护谁的权益 三 小结 第三节 信赖保护原则的结构性体系 一 保护对象的三重争议 二 要件化适用规则 三 “存续保护到财产补偿”的保护模式 第四节 小结:制度体系与时代背景的偏离 第二章 信赖保护原则的中国实定法注释 第一节 信赖保护条款存在与否的司法考察 一 对《行政许可法》第8条与第69条的理论质疑 二 法院对《行政许可法》第8条与第69条的态度内涵重于形式 三 “诚实守信”在司法审判中的地位 第二节 中国行政法“信赖保护条款”的解释与发现 一 为什么需要发现实定法“信赖保护条款”? 二 《行政许可法》第8条与第69条规范解释 三 中国信赖保护条款的规范“族群” 四 小结 第三节 面对“依法裁判”:中国法信赖保护原则的规范基础 一 “李代桃僵”:民法“善意取得”规则的类推适用 二 “左右互搏”:信赖利益与《国家赔偿法》“直接损失” 三 “异军突起”:知识产权审判中的信赖保护 四 以信赖保护注释耽误起诉期限的“其他原因” 五 小结 第四节 小结:中国信赖保护原则的适用区域与边界 第三章 信赖保护原则的司法言说 第一节 司法适用信赖保护的整体考察 一 关键词确定与样本筛选 二 样本裁判文书的基本信息 三 小结 第二节 信赖利益:生成路径与类型化 一 信赖保护适用的基本路径:“信任”抑或“依赖” 二 信赖利益认定的完整结构:信赖正当性与案件类型要素的摄入 三 信赖利益的类型化与基于情况判决的变异 第三节 法官使用“信赖保护原则”的作用 一 递进式保护方式的“消解”:多元化与虚置化并存 二 司法审判中信赖保护的三种价值 三 理论地位与争议:基本原则? 第四节 小结:中国司法的信赖保护观 第四章 信赖保护原则在中国法中的三重定位 第一节 信赖保护原则的现实定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