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基于债权型货币错配视角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研究

基于债权型货币错配视角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研究

  • 字数: 125
  • 出版社: 中国经济
  • 作者: 李雪莲|责编:孙晓霞
  • 商品条码: 978751361250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2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近年来,中国非公共部 门债权型货币错配风险持续 积累,并通过债权型货币错 配的净值效应(资产负债表 效应、资产组合效应和竞争 效应)对金融安全和宏观经 济稳定造成冲击,正逐步引 起各界的广泛关注。调整汇 率制度弹性可以抑制货币错 配的净值效应,但如何确定 最优的汇率制度弹性(亦即 外汇干预程度)仍是一个值 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书就 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 以汇率政策、货币错配理论 和相关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为 基础,从宏、微观视角探讨 了我国债权型货币错配对金 融安全的影响机制,根据测 度的我国宏观层面和行业层 面的货币错配程度,采用 VaR的综合权数法估计了我 国当前面临的货币错配风险 ,系统探讨了汇率等因素的 波动对货币错配的传导机制 及各因素间的协动性关系以 及冲击效果,并建立了一个 具有债权型货币错配和外汇 干预特征的开放经济下的汇 率制度福利变化跨期动态模 型,考察了在我国当前货币 错配程度下,预期经济福利 水平最大化时均衡汇率制度 的弹性特征。最后,结合我 国货币错配的内生变化规律 及其演进趋势,提出了进一 步完善更具弹性的人民币汇 率形成机制的政策思路。
目录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货币错配的界定、理论假说及其对金融安全的影响机制 2.1 货币错配概念界定 2.2 货币错配的不同表现形态 2.3 与货币错配风险相关的理论假说 2.4 宏观货币错配影响金融安全的作用机制 2.5 微观经济主体货币错配影响金融安全的作用机制 2.6 小结 3 中国债权型货币错配的程度评估与风险分析 3.1 货币错配的测度指标及评价 3.2 货币错配的测度 3.3 基于VaR综合权数法测算的货币错配风险 3.4 货币错配风险的分析 3.5 小结 4 汇率等因素影响债权型货币错配的传导机制及协动效应 4.1 汇率、利率波动对货币错配程度的影响 4.2 货币错配与汇率、利率波动的联动性分析 4.3 汇率、利率与货币错配的协动性分析 4.4 小结 5 债权型货币错配对社会福利的非线性效应及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 5.1 理论分析 5.2 模型设定、特征与均衡解 5.3 净值效应与福利损失 5.4 最优外汇干预程度选择 5.5 净值效应与外汇干预程度的量化分析 5.6 小结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渺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