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公园绿地到公共健康——基于小微公园绿地的关联路径研究

从公园绿地到公共健康——基于小微公园绿地的关联路径研究

  • 字数: 228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
  • 作者: 郭庭鸿//蔡贤云|责编:李成成
  • 商品条码: 978711227753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3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健康中国2030”规划 纲要》指出我国现阶段城市 发展带来的国民健康问题, 提出营造绿色环境来促进全 民健康。城市自然,特别是 其中的公园绿地,在促进全 民健康目标中发挥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 “小微公园绿地”即小尺 度的公园绿地,是对具有占 地面积小、布局灵活、就近 服务等特点的一类公园绿地 的统称。本书从用地面积、 空间特征等角度进行具体界 定。“公园绿地与公共健康 的关联路径”指从公园绿地 到公共健康这一过程发生的 作用机制。 本书立足风景园林学视 角,借鉴多学科研究成果, 以城市高密度发展背景下的 公园绿地与公共健康为主要 讨论对象,系统梳理了内核 议题“自然-健康”的国内外 既往研究,指出未来研究的 重心有必要从“自然是否影 响健康”转向“自然如何影响 健康”,以支持基于自然的 健康促进的高效落地。接下 来,以“自然如何影响健康” 为问题导向,本书展开了关 联路径的模型建构,以小微 公园绿地为例的、针对其中 调节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及 调节因素控制方法的理论探 素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提 出了自然与健康现实关联路 径概念模型,实证了小微公 园绿地的健康促进作用及其 社会分异性,分析了造成健 康获益社会分异性的机制和 因素,在设计层面提出了“ 可供性理论+循证设计”的 调节因素控制方法。本书可 为从公园绿地到公共健康的 高效转译提供可资参考的理 论和方法基础。 本书适合风景园林师生 、科研人员,城市绿地规划 设计从业人员阅读。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界定 1.2.1 城市自然、公园绿地、小微公园绿地 1.2.2 公共健康、心理恢复、体力活动、社会凝聚 1.2.3 自然暴露、自然体验、自然偏好 1.3 发展历程 1.4 自然是否影响健康——相关文献综述 1.4.1 环境心理学领域 1.4.2 流行病学领域 1.4.3 其他领域 1.4.4 国内研究 1.4.5 关键问题提炼 1.5 拟解决关键问题及其思路和方法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自然为何影响健康一相关理论回顾 2.1 短期获益相关理论 2.1.1 注意力恢复理论 2.1.2 减压理论 2.1.3 ART与SRT的区别及联系 2.2 长期获益相关理论 2.2.1 亲自然假说 2.2.2 地方感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自然如何影响健康——关联路径构建 3.1 生态系统服务与健康 3.1.1 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分类 3.1.2 生态系统服务与健康 3.1.3 文化服务与居民健康 3.2 理论关联路径述评 3.2.1 理论关联路径形成背景 3.2.2 理论关联路径主要内容 3.2.3 理论关联路径问题分析 3.3 现实关联路径构建 3.3.1 现实关联路径分析 3.3.2 调节因素及其机制 3.3.3 现实关联路径概念模型构建 3.4 现实关联路径概念模型应用前景 3.4.1 未来应用 3.4.2 近期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微公园绿地使用及其需求端影响因素 4.1 案例区域 4.1.1 成都市域概况 4.1.2 中心城区概况 4.1.3 案例区域选取 4.2 方法技术 4.2.1 对象界定 4.2.2 样本选择 4.2.3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