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地方性知识视域下的精准扶贫研究

地方性知识视域下的精准扶贫研究

  • 字数: 20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刘斐丽|责编:孔继萍//周怡冰
  • 商品条码: 97875227060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0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运用地方性知 识这一分析工具,从文化视 角探究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 过程。本书首先通过研究精 准扶贫话语的生产和再生产 过程,分析精准扶贫政策取 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进而 总结精准扶贫的社会意义和 基本经验。其次,现实中的 不一样的声音促使我们思考 精准扶贫的具体执行过程。 通过对精准识别的具体实践 过程进行长时间的田野调查 ,发现作为一项国家高度重 视、各级政府高度参与的精 准扶贫在农村落地过程中出 现执行偏差的困境并分析深 层次原因。最后,本书试图 提供一种解读贫困和贫困治 理的新角度,强调中国传统 文化对现代社会的经济理性 具有调适作用,进而提出一 系列解决精准扶贫执行困境 的可行性建议。
作者简介
刘斐丽,女,1986年1月出生,山西吕梁人,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2018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专业法学博士学位,现在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人类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农村观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发展研究》等杂志发表相关核心期刊论文3篇,其中有1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精准扶贫:卓有成效的贫困治理 第一节 精准扶贫的国家实践 一 国家的概念 二 中央在全国范围内的动员 第二节 精准扶贫政策的地方实践 一 全国各地宣传精准扶贫政策 二 地方媒体报道中的精准扶贫政策 三 各地成功的地方实践 第三节 精准扶贫的社会意义及基本经验 一 精准扶贫的社会意义 二 精准扶贫的基本经验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精准扶贫的执行情况 第一节 网络论坛里的精准扶贫 一 网友对精准识别的争论 二 精准扶贫搞不好是扶贫工作者惹的祸 第二节 学者眼中的精准扶贫执行困境 一 解决瞄准偏离的新药方:学者界定的精准扶贫 二 精准扶贫在实践中遭遇的困境 三 精准扶贫在执行过程中会遭遇困境的原因 四 精准扶贫执行过程中出现困境的解决之道 第三节 贫困村里的个案 一 趋之若鹜:村民争当贫困户 二 精准扶贫产业项目的困局 第四节 提出研究问题 一 成为真问题的精准扶贫政策研究 二 本书要研究的问题 第三章 精准识别的国家理念 第一节 国家的精准识别 一 国家的第一次精准识别 二 第二次精准识别中的国家话语 第二节 立足贫困村发现的国家视角 一 田野点的精准识别 二 国家视角:精准识别中的政策逻辑 三 水土不服的国家理念:精准识别政策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复杂的地方性知识 第一节 乡土逻辑 一 某某某贫困吗?——村民心中的贫困 二 权力的文化网络 三 “他们说……”——农村的小道消息 第二节 村干部的行动逻辑 一 纳入地方性知识的村干部 二 精准识别中的村干部行动逻辑 三 影响村干部行动逻辑的因素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贫困治理的文化视角 第一节 精准识别的瞄准偏差研究 一 瞄准偏差的界定与相关研究 二 地方性知识意义系统里的瞄准偏差 三 用地方性知识解释精准识别何以出现瞄准偏差 四 讨论 第二节 精准识别执行偏差研究 一 精准识别执行偏差的四种形式 二 实践中的政策执行偏差 三 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调适作用 一 关于贫困的思考 二 关于扶贫的思考 三 关于贫困文化的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