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遗产的旅行(中国非遗的北美之路)/民间文化新探书系

遗产的旅行(中国非遗的北美之路)/民间文化新探书系

  • 字数: 30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李牧|责编:张林
  • 商品条码: 97875227049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3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承载时间、凝 聚岁月沧桑的书,书写的是 那些曾在、现在或未来有可 能奔赴北美追寻梦想的普通 华人,以及他们独一无二且 充满变幻的生命历程。中华 文明正是通过他们在他乡的 土壤中重新绽放,开出不同 文化相互交流的美丽鲜花。 这本书也是一封充盈情感的 感谢信,要谢谢的是那些不 屈的生命、顽强的精神和华 夏生生不息的辉煌。这些人 、这些事虽然平常,但都应 该被铭记不忘。
作者简介
李牧,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江苏“333工程”第三层次人才,江苏民间文艺研究中心秘书长、江苏民俗学会理事、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南京市民间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民俗学博士。在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Journal of Folklore Research, Folklore, Western Folklore, Asian Ethnology, Voices: Journal of New York Folklore,《民俗研究》《民族文学研究》《民族艺术》《文艺理论研究》《世界民族》《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文化遗产》《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读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翻译《视觉艺术的现象学》。
目录
导言 为什么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传播 第一节 民俗学的当代困境:宏大理论何以成为问题 第二节 民俗学传统与宏大理论 第三节 阿兰·邓迪斯的民俗解析实践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跨文化传播可能与宏大理论 第五节 田野与对田野工作的反思:多点民族志与海外民族志 第一章 日常经济生活网络与传统艺术的跨文化传播 第一节 跨文化传播的民间取向 第二节 纽芬兰华人早期的经济生活与跨文化传播 第三节 经营活动的新拓展与跨文化传播的新空间 第四节 多元社会:新移民、新裔代以及新的经济领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华人饮食文化的北美之旅:中餐与中餐馆 第一节 华人饮食文化与华人餐馆在纽芬兰的兴起 第二节 美式中餐的兴起和流行 第三节 中餐在纽芬兰的接受情况 第四节 卡尔·威尔斯的“饮食”之旅 第五节 作为逆公共领域的中餐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作为文化表演的中华传统舞蹈跨文化传播与传承 第一节 失语:中华传统舞蹈在纽芬兰的早期传播 第二节 复归:中国民族民间舞在纽芬兰的兴起 第三节 再造:“新裔代”引领下中华传统舞蹈在纽芬兰的传播现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华舞狮的跨文化漂流:异文化语境下文化主体自我意识的建构 第一节 从珠三角到纽芬兰:舞狮艺术的传入及早期表演者 第二节 追求“自我”的新一代表演者 第三节 众声喧哗:舞狮表演的观众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族群记忆与地方性知识的交互与融合:华人节日遗产在北美的传播与传承 第一节 被压抑的族群记忆:纽芬兰华人春节庆祝的早期历史 第二节 从私人领域走向公共空间:华人新年庆祝的公共化转型 第三节 族群记忆与地方性知识的交融:纽芬兰春节庆祝的克里奥化 第四节 节日遗产在纽芬兰的本地化再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移民社群日常生活的地方性建构:墓葬艺术与殡葬礼仪 第一节 1945年以前的华人墓碑及殡葬礼仪 第二节 纽芬兰排华法案及其宗教原因 第三节 1945年以后华人墓碑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北美犹太人圣诞节活动中的中国元素 第一节 北美犹太人及其圣诞节活动背景概述 第二节 犹太人圣诞节与中餐之间的关联 第三节 与犹太顾客同在的华人圣诞节 本章小结 结语 遗产旅行的终点和再出发的起点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