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发展报告(2021)/国家智库报告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发展报告(2021)/国家智库报告

  • 字数: 11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编者:林维|责编:喻苗
  • 商品条码: 978752270647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9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随着互联网产业在中国 的迅猛发展,未成年人的现 实生活空间日益与互联网络 虚拟空间深度融合,未成年 人的发展权、受保护权、参 与权等基本权利,在网络时 代呈现新特点、面临新挑战 。本书立足于中国未成年人 网络权益保护的制度发展实 践和行业前沿动态,梳理了 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发 展现状与制度建设图景,并 从个人信息保护、网络社交 内容治理、网络音视频监管 、网络直播监管、网络支付 行为能力及风险、网络欺凌 问题等角度分别就具体领域 的现存问题、实际需求、治 理实践、制度建设等进行了 分析和探讨。
作者简介
林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二级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数字中国研究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并被评为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全国百千万优秀人才工程(国家级)等,先后获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社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称号。兼任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犯罪学会副会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曾挂职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先后出版《刑法解释的权力分析》《间接正犯研究》《最高法院如何掌控死刑》等数十部著作,在《中国法学》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刘晓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兼任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广告协会法律咨询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理事等,曾在北京互联网法院挂职交流。就个人信息保护、网络知识产权、数字经济竞争规制等主题在《环球法律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一 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发展现状与展望 (一)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状况 1.规模与结构 2.上网设备 3.上网时长 4.上网行为 5.存在风险和法律意识 (二)未成年人网络权利保障的领域和 1.网络不良信息侵害 2.沉迷现象 3.网络欺凌 4.个人信息侵害 5.网络犯罪 (三)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机制和进展 1.法律法规 2.行政监管 3.司法实践 4.企业自律和社会共治 (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完善与展望 二 儿童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一)儿童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国外立法和 相关案例 1.美国 2.欧洲 3.澳大利亚 (二)国内儿童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立法与 行业现状 1.立法历程 2.中国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方面的 行业现状 (三)理论分析:儿童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 定位与原则 1.儿童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定位 2.儿童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 三 未成年人网络社交内容治理研究 (一)未成年人网络社交的特点 (二)网络社交领域的风险 1.发展风险 2.未成年人网络受害风险 3.未成年人网络致害风险 (三)中国网络社交内容治理的现状 1.现有法律法规体系 2.现有监管体制 3.网络社交领域监管不足 (四)网络社交内容治理的对策建议 1.针对未成年人发展风险 2.针对未成年人网络受害风险 3.针对未成年人网络致害风险 四 未成年人网络音视频监管研究 (一)网络音视频监管基础及模式 1.监管基础:以法律为边界 2.监管模式:以政府为主体 3.管制辅助:以行业为载体 (二)从比例原则看监管体系 1.适当性原则 2.必要性原则 3.均衡性原则 (三)以比例原则完善网络音视频监管制度 (四)结语 五 未成年人网络直播监管体制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1.未成年人的特殊性 2.未成年人在网络直播环境中面临的权利隐患 (二)中国未成年人网络直播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 1.中国未成年人网络直播监管现状 2.中国未成年人网络直播监管存在的问题 (三)中国未成年人网络直播监管体制之完善建议 六 未成年人网络支付行为能力及风险防范 (一)网络支付的特征 1.网络支付手段的特殊性——便捷多样化的数字支付手段 2.网络支付的法律要求——以身份认落实支付账户实名制 (二)未成年人网络支付行为能力及行为法律效力 1.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网络支付行为无效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可以实施部分网络支付行为 3.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三)未成年人网络支付行为的风险 1.沉迷网络综艺、游戏消费,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2.未成年人身份不易确认,大额支付难以追回 (四)未成年人网络支付风险的防范 七 未成年人网络欺凌问题治理研究 (一)未成年人网络欺凌的严峻性 1.未成年人网络欺凌的普遍性 2.未成年人网络欺凌的极端性 (二)未成年人网络欺凌的治理现状 1.中国未成年人网络欺凌的治理现状 2.域外未成年人欺凌的治理经验 (三)中国未成年人网络欺凌的治理对策 1.立足调查研究,因地制宜确定方案 2.强化宣传教育,防患于未然 3.监督网络社交平台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履行经营者的注意义务 4.建立全面、长效的基础治理系统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