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多维协同 差异均衡:省域中职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多维协同 差异均衡:省域中职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 字数: 208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 作者: 廖大凯 黄鑫 陈磊 屈璐 程远东 编著
  • 商品条码: 978757631339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9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处于提高质量、提升形象的关键期,专业建设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而言,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是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本书立足于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现状,根据省域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地方特色和学校资源,整体构建省域中职专业建设质量提升的模式,助力中等职业教育走特色化、内涵化发展之路。本书分为理论研究部分和实践探索部分,理论研究部分,从省域中职专业建设的研究背景入手,围绕为什么研究、怎么研究、建设现状如何、应然选择是何、推动路径如何等作为逻辑线索展开研究。实践探索部分,从四川省中职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模式的应用与成效出发,总结了四川省历时5年的中职学校专业建设改革实践,其中包含中职示范专业的建设实践、中职特色专业的建设实践以及中高职衔接的专业建设实践。本书是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示范(特色)专业项目建设团队工作的结晶,是对我省“十三五”期间专业建设经验的总结,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四川省中职专业建设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并结合统筹理论和协同理论,构建了四川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模式,在理论研究上有创新,在实践探索上有突破。
作者简介
廖大凯,男,高级教师,四川省教科院职成所所长,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曾主编《四川藏区“9+3”教育模式探索》、《多元文化视野下四川“9+3”学校教育改革研究》和《中职生入学教育》著作。曾以《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四川“9+3”学校教育改革创新与实践》于2018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多维协同、差异均衡:不均衡发展省域中职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模式构建与实践》获2021年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4年主持《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2015年主持《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入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18年主持《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中等职业学校党建工作实践研究》;2020年主持《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目录
理论篇 第一章 中职专业建设的研究缘起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中职专业建设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分析 第三章 中职专业建设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第一节 中职专业建设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中职专业建设的现状 第三节 中职专业建设的问题分析 第四章 中职专业建设质量提升的政策依据与应然选择 第一节 我国中职专业建设质量提升的制度逻辑 第二节 省域中职专业建设质量提升的政策比较 第三节 新时代中职专业建设质量提升的应然选择 第五章 省域中职专业建设质量提升的四川模式构建 第一节 中职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模式的理念构建 第二节 中职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模式的路径构建 第三节 中职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模式的标准构建 第四节 中职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模式的机制构建 实践篇 第六章 中职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模式的应用与成效 第一节 中职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模式的应用推广 第二节 中职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模式的成效 第七章 中职示范专业建设的实践 第一节 现代农艺技术示范专业建设实践 第二节 机械加工技术示范专业建设实践 第三节 汽车运用与维修示范专业建设实践 第八章 中职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 第一节 绵竹年画特色专业建设实践 第二节 自贡彩灯特色专业建设实践 第三节 阿坝藏医药特色专业建设实践 第九章 中高职衔接的专业建设实践 第一节 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实践 第二节 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实践 第三节 中高职衔接专业师资团队建设实践 反思与展望: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