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首尾圆合条贯统序:李渔“结构第一”的编剧理论研究

首尾圆合条贯统序:李渔“结构第一”的编剧理论研究

  • 字数: 166
  • 出版社: 作家
  • 作者: 唐志|责编:田小爽
  • 商品条码: 97875212156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李渔是中国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其著作《闲情偶寄》的“词曲”、“演习”二部,涉及编剧、导演、表演、舞台美术、演员训练等舞台艺术的方方面面,其中,又以他在编剧理论方面的贡献更为引人瞩目。以往,戏剧理论界对李渔“结构第一”编剧理论的研究,往往是就理论谈理论,缺乏与李渔创作实践的结合。本文从李渔的《笠翁十种曲》中,重点选取了《比目鱼》《蜃中楼》两部作品,并结合其它剧作,通过李渔“结构第一”编剧理论在其本人的创作实践中的运用,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其概念的真实内涵。通过李渔的创作活动,特别是其创作剧本的全面分析,深化了对“结构第一”编剧理论的认识,括清了一些理论概念,更清晰地解释了李渔编剧理论的范畴性、系统性和整体性,以及它的文学体制性。
作者简介
唐志,1989年生,中央戏剧学院助理研究员。2007年以专业成绩全国第一名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本科,并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编剧理论与技法、编剧学理论。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发表戏剧类名家访谈、专题文章数十万字,参与科研课题多项。
目录
目 录 绪 论 “结构”的创意 第一章 “结构第一”编剧理论的形成背景及历史贡献   第一节 “填词之设,专为登场”的戏剧观   第二节 元明清戏曲编剧理论中的“结构”   第三节 “结构第一”编剧理论的历史贡献 第二章 从《比目鱼》《蜃中楼》看“结构第一”编剧理论的概念内涵   第一节 从《比目鱼》的创作实践,看“结构第一”       编剧理论的概念内涵   第二节 从《蜃中楼》的创作实践,看“结构第一”       编剧理论的概念内涵 第三章 从《笠翁十种曲》看“结构第一”编剧理论的概念内涵   第一节 从《笠翁十种曲》的创作实践,看“立主脑”       “减头绪”“照映埋伏”的概念内涵   第二节 从《笠翁十种曲》的创作实践,看“格局第六”       的概念内涵 结 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